首页 资讯 关注 文化 交通 司法 消防 图片 视频 全国

湖北

旗下栏目: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上海 江苏 浙江

《粤汉铁路与近代湖南社会经济变迁研究1898-1937》评介

来源:楚天传媒 作者:熊源 阅读: 发布时间:2022-03-01
摘要:区域社会史作为一种研究视角与方法,把人作为区域的主体,探讨区域人群的历史活动,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群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群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各种领域的复杂互动。区域社会史根据人的活动来展开对区域社会的整体研究,考察、探讨区域社会的变

区域社会史作为一种研究视角与方法,把人作为区域的主体,探讨区域人群的历史活动,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群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群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各种领域的复杂互动。区域社会史根据人的活动来展开对区域社会的整体研究,考察、探讨区域社会的变迁,揭示中国在不同区域所呈现的不同模式,从而为认识、理解中国社会形态与进程提供参考。

作为近代工业革命和工业文明的主要标志之一,铁路的产生,对人类的社会生活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区域社会更不例外。

位于武汉市东湖之滨的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的学者张卫东所著《粤汉铁路与近代湖南社会经济变迁研究(1898-1937)》(人民出版社2020年出版)就是区域社会史视域下的一项重要铁路史研究成果。综观全书,本书丰富、深化了如下两个领域的研究:

其一,中国近代铁路史的研究。对粤汉铁路的研究是中国近现代铁路史研究的一个热点,但从既有的研究成果来看,截至目前,学术界对粤汉铁路与包括湖北、湖南与广东在内的沿线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变迁的关系问题,尚缺乏系统和有深度的研究,无疑是粤汉铁路史研究乃至中国近现代铁路史研究的一个缺憾。

本书秉承区域社会史的视角与方法,通过对历史中人群的活动,主要是晚清粤汉铁路湘段筹建中各方势力的政治博弈、民国初年湘路公司收归公有过程中相关人士的主张与活动、20世纪20年代社会各界对于粤汉铁路株韶段资金筹措的讨论、湖南地方利益集团的设站之争、湘籍工人对粤汉铁路建设中的活动与贡献等。

 

书籍实图

本书系统而深入考察、探讨粤汉铁路的建设、运营及其与近代湖南社会变迁之间的密切联系,展示了一幅晚清、民国时期铁路修建过程中国家、地方和经济社会互动的生动画卷,为认识、理解近代湖南乃至近代中国的社会演变过程提供了一个十分有益的侧面,从而极大地丰富与深化了粤汉铁路史的研究。

其二,铁路与近代湖南社会变迁的研究。粤汉铁路纵贯湖南,然而学术界专门、系统论述粤汉铁路与近代湖南社会变迁的研究则尚付诸阙如。

铁路是推动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一种主要技术力量。粤汉铁路是近代中国一大铁路交通线,成为推动近代湖南社会变迁的一种主要技术力量,也是考察、探讨近代湖南社会变迁的一个上佳视角。

本书以粤汉铁路为切入点,运用区域社会史的理论与方法,将粤汉铁路置于湖南区域社会的研究维度中,对其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考察与探讨,揭示了粤汉铁路与近代湖南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的深层次关系,为认识近代湖南社会历史变迁提供了新的事实依据与理论基础。

此外,除上述两方面的学术贡献之外,本书在一些具体问题的研究上也颇有新见。

如本书中对20世纪20年代社会各界对于粤汉铁路株韶段建设资金的讨论,在以往的粤汉铁路史研究中往往很少涉及;又如关于20世纪30年代的湘米销粤问题,学术界的专门研究并不多,且多以之为小问题而不予重视。

上述两个问题,本书作者在广泛收集各种原始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其均进行了详实考证与论述,新意显而易见。

总而言之,本书内容全面,史料丰富,逻辑清晰,论述精当,结论准确,堪称是一部铁路社会史研究的佳作。(作者杨红伟系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熊源
分享: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文化 | 交通 | 司法 | 消防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8441号
京ICP备202004895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098号
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国务院侨办39号院1号楼)
http://www.cpnews.org.cn & http://www.cpnews.net.cn
Copyright 2022©中国警讯 版权所有 承办:北京新舆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010-80699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