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记者走进黄石市阳新县白沙镇吴东城村,看见一栋栋农家小庭院白墙黛瓦,古朴清新,家家户户门前贴着大红对联,呈现出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 吴东城村相关工作人员走访村民 “村庄清洁,庭院干净卫生,住着特别舒心,收获满满幸福感。”吴东城村民吴巧玲说。 据悉,近3年来,吴东城村把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农业高质高效、村庄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我在养鸡合作社上班,月薪3000元;老伴在家养禽畜,去年收入1万多元;还有土地流转租金、股金分红……这幸福日子,越过越红火哟!”64岁的陈新华笑着说,“去年我们家年收入超5万元。昔日挣钱难,如今家家户户都拿租金、薪金、股金,‘叠金’生辉。” 近几年来,吴东城村推行“村两委+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发展生态种植业、标准化养殖业、高质高效加工业,引领村民朝着小康路奔跑。 记者走进吴东城村苎麻产业园,看见20多名村民忙着松土、施肥、管理。目前,该村启松剑合作社与村民“抱团”发展苎麻400亩,助村民增收。村民陈洪加种植苎麻60亩,除去肥料、用工等,去年纯收入高达6万多元。 苎麻出售 返乡创业青年陈世江,2019年投资400万元创建鞋厂,带动当地40多名劳力就业,每个员工月薪4000-5000元。“活不重,上手快,一天就能挣150元,我们干得可起劲呢!”提到这份工作时,员工们笑意盈盈。生产出的旅游鞋销往全国各地,让他们感到非常自豪。 鞋厂车间 “我在家门口的鞋厂上班,日不晒,雨不淋,工薪计件,每个月都能挣4000多元。既能照顾父母,又可照顾儿女上学,比在外打工强多了!”谈起现在的工作,31岁的村民陈菲脸上笑开了花。 “饭碗”多起来,“口袋”鼓起来。田间地头、帮扶车间、生产线上脱贫群众干劲十足。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稳岗就业是关键。像陈菲这样依托村产业在家门口务工的村民有159人。放眼整个吴东城村,苎麻、花卉、吊瓜、野菊花、食用菌、160KW光伏发电、禽畜养殖场等10个产业基地直接帮助556户农民增收。 过去,村民进出村庄,最头疼的是逼窄难走的砂土路,要是有车辆相遇,就不得不倒退让路。不仅农副产品销售难,而且农用物资进村难,村民苦不堪言。 随着乡村振兴和人居环境整治,吴东城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据统计,该村首先构筑“四好农村路”7公里,硬化组组道路4公里,实现了组组通水泥公路、户户通人行便道,还安装了110盏路灯,让村民走到哪里都感觉踏实放心。 美丽乡村 吴东城村党支部书记兼主任陈世权带领村两委“一班人”千方百计筹集资金,新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标准化村卫生室、老年活动中心、农民文化活动广场;改造田地、修筑排洪港、灌溉渠和产业路,建设高标准农田3200亩;架光纤入户,网络高速全覆盖;注重改善庭院环境、污水有序排放、垃圾及时清理、沟渠及时清淤、浆彻水港坡面、实施“厕所革命”;构建6公里“产业路”、架3座 “连心桥”,筑8口梳洗“幸福塘”等多件实事。 如今,吴东城村民的日子越过越幸福,乡村振兴的美丽蓝图正在变成新时代的“富春山居图”。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26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808元。2021年6月,阳新县委授予吴东城村为“全县先进基层党组织”。(程华新、吴永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