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文化 交通 司法 消防 图片 视频 全国

湖北

旗下栏目: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上海 江苏 浙江

阳新龙港镇:以“共同缔造”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来源:未知 作者:湖北调研中心 阅读: 发布时间:2024-12-04
摘要:十里西畴熟稻香,槿花篱落竹丝长,垂垂山果挂青黄。这是南宋著名文学家范成大对于乡村美景的描写。如今,这些场景正在黄石市阳新县龙港镇的大地上精彩上演。 近两年来,湖北省阳新县龙港镇党委、政府紧扣打造红色小镇、商贸重镇、农旅大镇、生态强镇的目标定

       十里西畴熟稻香,槿花篱落竹丝长,垂垂山果挂青黄。这是南宋著名文学家范成大对于乡村美景的描写。如今,这些场景正在黄石市阳新县龙港镇的大地上精彩上演。

       近两年来,湖北省阳新县龙港镇党委、政府紧扣打造“红色小镇、商贸重镇、农旅大镇、生态强镇”的目标定位,抢抓富河流域综合治理的宝贵机遇,持续发力人居环境整治和共同缔造。在发展的进程中,始终以群众的需求为出发点,全力打造宜居宜业且特色鲜明的美丽乡镇。

龙港茶寮村共同缔造点.jpg

龙港镇茶寮村共同缔造点

以比促干,凝聚干事激情

近日,龙港镇组织辖区11个县级共同缔造提质扩面试点村党组织书记、湾组理事会会长共计28人,以实地观摩、现场交流、点评指导等方式,通过看亮点、学经验、找不足,进一步推动全镇共同缔造提质扩面工作。

龙港镇茶寮村70多岁的老党员肖杏元主动把自家客厅无偿提供出来,建成红色议事厅。观摩团前来参观时,他向大家讲述了自己的想法,“共同缔造这种好事落在我们湾组,作为老党员,我觉得自己应该带头做点什么。虽然高强度的劳动参与不了,但是为大家端茶倒水这类事情,我还是能够略尽绵薄之力的。”

在石丘村畈头铺湾,村支书刘合华详细介绍了该组“清渠洁岸・共同缔造”活动的开展情况。他说:“在此次活动中,湾组理事会充分发挥带头引领作用,主动作为,带领群众顺利完成了19处房屋拆旧改造工作,共铺设排污管道 35米,安装路灯29盏,实现全组道路电线清洁全覆盖。”

石丘村的成功经验无疑为其他村庄提供了良好的借鉴范例,让大家看到了“共同缔造”理念落地实施的积极成效与无限潜力。

官庄村党支部书记肖灿唐也有感而发地说:“参观学习了几个县级共同缔造试点村后,我深感自己村的工作还有差距,我们将进一步发动群众的力量,奋起直追,争取让我们村成为下一次现场会的观摩点。”

观一点而知全貌。两年来,阳新县龙港镇党委政府出台《关于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考核的实施方案》,由镇纪委等5个办公室成立联合督察组,建立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片、组干部包湾、党员包保群众的四级责任机制,确保39个村实现全覆盖。

同时,龙港镇通过公布《龙港镇人居环境整治考核评分表》,突出村边、路边、水边、房前屋后和水塘沟渠等重点区域,将“扫干净、码整齐、清通畅、保常态”的工作要求细化量化,逐项打分并实时排名。

在一系列举措下,龙港镇上下形成了凝心聚力、比学赶帮的氛围,各行政村人居环境提升和共同缔造工作持续推进,形成你追我赶、共同提升的良好局面。

龙港镇召开共同缔造推进会.jpg

龙港镇召开共同缔造推进会

扮靓乡村,改善人居环境

龙港镇荻湖村位于钟山上,是该镇最边远的村庄之一。因为位置偏僻,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这里也曾是脏乱差的代名词。

今年,荻湖村白杨潭湾被纳入共同缔造县级试点新增扩面计划,在龙港镇党委的指导下,白杨潭湾迅速组建共同缔造工作组,成立湾组理事会、党小组,变化由此悄然发生。

如今的白杨潭湾组焕然一新,水清了,一座能容纳40立方水量的蓄水池应运而生,引南山清泉入村,保障了村民的生活与农业生产用水;路亮了,道路两旁,山体护坡得以加固硬化,路灯与护栏的增设,让村民夜晚的归途更加明亮与安全;屋美了,房前屋后干净整洁,旧房粉刷一新,危房得以拆除,整个湾组一派幸福祥和。

其实,发生巨变的并非只有荻湖村。曾经的阮家畈村是一个为富水水库建设作出积极贡献的移民村。两年来,该村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实现通村、通组公路硬化全覆盖,路灯亮化全覆盖,自来水入户全覆盖,建成避险解困移民安置点和易地搬迁安置点,新建了村民活动场所和文化墙。

门楼村积极争取项目,整合资金60余万元,拓宽进村路1000米并种植400棵风景树打造绿化带,常态化对村组主干道、破旧危房屋、门前卫生、田间地头垃圾等进行清理,不断营造“干净、整洁、有序”的农村人居环境。

这样的变化几乎每天都在龙港镇各村庄上演着。

据了解,今年以来,龙港镇始终以“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以垃圾清理、危房拆除、“厕所革命”为核心抓手,同时以建立长效管护机制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作为关键重点。通过坚持分类施策、多措并举,共同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着力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加快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统计数据显示,该镇共拆除危房、残垣断壁、乱搭乱建、废弃旱厕等共1720处;清理牛皮癣、黑臭水体、乱堆乱放等2000余处,着力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

 

龙港镇汪家垅村村容村貌.png

龙港镇汪家垅村村容村貌

凸显特色,践行绿色发展

仅有环境之美还远远不够,唯有实现产业兴旺、村民富足,才能切实且极大程度地提升全体村民的幸福感与获得感,令乡村发展的红利惠及每一个人。

在龙港镇党委政府的引领下,该镇各行政村聚焦“一村一品”发展模式,深度挖掘自身优势,走出了一条各具特色的产业发展之路。

门楼村“两委”积极探索,通过听取村民意见,到示范点观摩学习,最终决定由村干部带头出资,成立了阳新齐悦食品有限公司,打造了“悦门楼”品牌麻饼。

麻饼在阳新地区已有170年历史,因周身裹满芝麻而得名,每年在中秋节期间上市,是龙港镇最有特色的月饼。“悦门楼”品牌麻饼今年首次推出,就因其酥脆可口的味道而深受大家喜欢。

这款特色麻饼不仅在阳新县内畅销,还远销北京、广东、浙江、武汉等城市,市场范围覆盖省内外多地。据统计,今年“悦门楼”品牌麻饼产值达24万元,带动了12名村民就业。

渡口村立足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绿色产业,制定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规划,摸索出一条科学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该村先后发展光伏联建项目、茶叶、水果、乡村旅游、苗圃、养殖等特色产业;村“两委”紧紧依托有利的地理和资源优势,成立六坪山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种植茶叶500亩,带动50户就业其中脱贫户20余人;“一谷香”苗圃产业占地50亩,带动就业20户20人就业,既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又带动了农户增收。

此外,岩泉村凭借开荒拓土,种植黄桃、白茶、柑橘、吊瓜、油茶等产品,投资发展生态康养、油茶加工、生态农庄。与之相似的是,阮家畈村流转山场种植白茶、水果,发展渔业养殖,用扶贫产业资金入股家庭农场和橘园,为村集体和群众带来了可观收入。

见微知著,龙港镇在发展之路上已明晰方向。龙港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坚定不移地朝着“万亩油茶”“万亩茶叶”“万亩黄桃” 的发展目标前行。与此同时,持续发力培育壮大油茶、茶叶、黄桃等特色主导产业,着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以此延伸产业链,推动农旅融合发展,书写一曲生态发展的乐章。(柯云峰 李涛)

责任编辑:湖北调研中心
分享:

上一篇: 国内首创!消能减震神器出山

下一篇:没有了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文化 | 交通 | 司法 | 消防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8441号
京ICP备202004895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098号
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国务院侨办39号院1号楼)
http://www.cpnews.org.cn & http://www.cpnews.net.cn
Copyright 2022©中国警讯 版权所有 承办:北京新舆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监督投诉电话 400-861-8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