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熊宗荣 从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到德国中部都市法兰克福,飞机整整飞行了6个小时。 在万米高空,满眼看到的是阳光普照,朗朗晴空。耀眼的白云,如银山雪海,千姿万态,波澜壮阔,无边无际。 飞机下降到离地千米时,洁白的云海便倏忽不见,换之而来的是阴霾阵阵,乌云滚滚。强大的气流撞击着飞机,庞大的机身不停地颤抖。 浓密的乌云淹没了机身,能见度几乎为零。飞机找不到准确的着陆点,只好在机场的上空盘旋。机上的乘客显然有些紧张,大家系好安全带,屏住呼吸,视线全部集中到那幅显示着飞机盘旋图像的荧光屏上。 飞机在机场上空盘旋两圈后,在卫星导航系统的指引下,终于找到了合适的着陆点,然后便迅速下降。最后,在一阵强烈的呼啸声中,平稳降落在大雨中的法兰克福机场跑道上。这时,飞机上所有乘客那颗紧悬的心,随着飞机的安全降落也都放松了下来。 法兰克福,是我们旅欧之行的第一站。这座具有1200年历史的城市,是德国中部的大都市,是德国最大的金融、商贸、航空运输和博览会的中心。
法兰克福市区 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希特勒,是臭名昭著的历史罪人。但在法兰克福,却留下了他不容否定的两项建设:一是建造了法兰克福飞机场;二是修筑了欧洲第一条高速公路。 法兰克福机场是欧洲(除巴黎之外)的第二大机场,它占地1700公顷,光登机口就有60多处。机场每天有1000多架飞机起降,每年运送旅客3500多万人次,号称欧洲的“空中门户”。
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机场 在经过安全检查和办理入关手续后,我们提着行李箱走出了机场的出港口。一辆豪华大轿车早已停放在机场门前。在这之后的时间里,就是这辆大轿车每天载着我们奔驰在欧洲的大地上。12天时间跑遍了9个国家,行程6000多公里。 我们的导游小徐,是一位身材高大的英俊小伙子。他曾在德国留学,毕业后当起了导游。他不仅德语娴熟,而且在欧洲走到哪个国家,都能与人对话。他对欧洲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和风土人情及人文景观都很了解,讲解起来几乎头头是道。 徐导与司机交涉几句后,我们便放好行李,上车入座。大轿车载着我们一直驶入了市中心。我们在一家中国人开的餐馆吃午饭。接着,冒雨参观旅欧的第一个景点“罗马山”。 法兰克福虽然历史悠久,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几乎被炸成了一片废墟。现在的城市,是在上世纪50年代恢复建设的。所以,城中到处都是高楼林立,一派现代化的城市气象。这与欧洲其他古典城市相比,具有强烈的反差。 “罗马山”是这座城市保留下来的唯一古迹。它不仅是游客参观的景点,而且是人们凭吊怀古的地方。所以,显得格外珍贵。“罗马山”其实没有山,而是一座广场。
法兰克福罗马山 广场的一侧有个叫“罗马人”的旧市政厅,市政厅的第二层皇帝大厅,曾举行过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加冕典礼的庆祝宴会。皇帝大厅墙上有神圣罗马帝国从卡尔大帝到弗朗茨一世共52位皇帝的巨幅肖像。 旧市政厅对面,有一排高高的德国古典式木结构楼房,尖尖的三角形屋顶,犹如童话屋。二战时,许多这样的楼房均被炸掉,唯独此处保存了昔日的风貌。
法兰克福罗马大教堂 “罗马山”邻近的法兰克福大教堂,因有95米的高塔而成为法兰克福市的标志之一。大教堂建于13至15世纪,全用红砂石建成,远远看去,格外醒目。 因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推选和加冕典礼在此举行,故又称为“皇帝教堂”。登越32级台阶到达教堂塔顶,可以俯瞰法兰克福全貌。 雨,仍在不停地下着。我们站在一株法国梧桐树下听了徐导的简单介绍,又冒雨到“罗马山”和法兰克福大教堂前照了几张相,便匆匆钻进了大轿车。 大轿车开出了法兰克福城,刚驶上高速公路,天上便纷纷扬扬地下起了大雪。大轿车冒着风雪,一路向南,行程500多公里,直到夜晚11点钟(北京时间清晨6点)才到达德国的第二座城市慕尼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