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人民日报12月9日报道,荆门城区唯一的饮用水源地、位于湖北当阳市漳河水库上游的一处湖心岛,被一经营户承包50亩地种柑橘,地表被挖掘开垦,黄土裸露,相当一部分绿岛变成看上去光秃秃的荒岛,荆门有关人士担忧湖心岛水土流失以及经营活动的污染,影响漳河水库水质。对此记者赴湖北荆门市、当阳市进行了调查采访。 据了解,湖心岛名为“杨坪湾岛”,位于漳河水库上游。漳河水库是荆门城区唯一的饮用水源地,整体水质达到Ⅰ类标准。
12月9日《人民日报》
被“全垦”的区域不只有柑橘,还有不少其他树种 漳河水库属于长江流域,位于江汉平原西部,地处荆门、宜昌、襄阳三市交界处,是国家湿地公园、湖北省级风景名胜区。在这里,为何植被会遭到大面积损毁呢? “湖心岛隶属于当阳市淯溪镇廖家垭村,整座湖心岛大约300亩,承包人全垦了50亩。全面开垦,就是把地刨开,就像耕田一样。”宜昌当阳市森林公安局局长陈宇擎向记者介绍了该地块被承包、转包的历史。 他说,土地为廖家垭村集体所有。1976年,廖家垭村村委会将岛屿东侧约50亩山林承包给原淯溪镇卫生院陈院门诊部作为药材基地,种植药材。后来,陈院门诊部将这块土地又转包给淯溪镇春新村一村民经营,并在协议里规定承包期内只能种植柑橘。中间经过几次续包、转包,最近一次是2011年续签,签了30年,一直到2041年。 陈宇擎表示,近些年,因为疏于管理,柑橘树老化,成片死亡,园内杂灌丛生,承包人决定进行全垦,全面换种,承包人大概用了5天时间,将岛屿东侧扒空,全垦了以后,重新种上柑橘。林地的性质是经济林,不是公益林,也不是天然林。从森林公安的职责看,这种行为不违法。 当阳市淯溪镇自然资源和规划所所长蒋彪认为“没有砍伐”。“这是换种,不是采伐。承包人在自己承包的经济林里打药、施肥、开垦,从事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我们无权干涉。” 可是,记者找到“全垦”之前的照片仔细比对,发现被“全垦”的区域不只有柑橘,还有不少其他树种,有的树木还明显高于岛上未砍伐的树木。对此,蒋彪说,好像插过杨树,具体不清楚。
湖心岛航拍图
相关部门认识到监管有疏漏 荆门市生态环境局向记者提供的一份《关于漳河水库当阳市淯溪镇廖家垭村杨坪湾岛生态破坏的情况报告》显示:2019年8月,承包人为改良柑橘品种,将杨坪湾岛50亩地上以前栽活的柑橘、杨树及其自然生长成林的灌木丛砍伐,导致生态破坏。 “砍伐以后确实担心对水质有影响。我们在漳河水库下游建了水质监控站,也专门查阅了数据,应该说砍伐以来对环境或多或少是有影响的,但水质没有恶化。”宜昌市生态环境局当阳市分局总工程师孙勇说。 “这样开垦,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蒋彪坦言在监管上有疏漏,有义务有责任引导承包人采取更加环保的方式进行种植。 陈宇擎介绍,考虑到对生态环境的长期保护,廖家垭村和承包人解除了合同,村集体收回了该湖心岛的承包经营权。同时,由国土部门和镇政府出资11万元购买了6000棵栾树苗和草籽,进行了复绿。 “整个漳河水库都是生态保护红线。”荆门市生态环境局漳河水库环境监察支队副支队长陈攀说,生态红线内禁止开发活动,“砍树应该至少要报告。” 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合力 在长江流域漳河库区,湖心岛植被大面积损毁的做法,应当及时纠正。岛屿黄土裸露,不仅与周围青山绿水的美景格格不入,更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相关职能部门是否切实担负起了监管责任?如何引导承包人以更加环保的方式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值得警醒。 漳河水库横跨荆门、宜昌、襄阳三市,上下游休戚相关,不可能在某一区域独善其身。每一个地区,每一个相关职能部门,每一个人都应该相向而行,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合力。对于任何触碰生态红线的行为,应及时制止,尽最大努力恢复。希望当地有关部门举一反三,亮明底线,展现担当,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记者金正波、吴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