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建设,既需要监管部门管信用,更需要经营主体守信用。今年来,宜昌市夷陵区东城试验区市场监管所向“新”而行,积极探索信用监管与服务的最佳结合点,多维度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市场监管新机制。 “信用+年报”,推进经营主体信用完善。东城试验区市场监管所采取“线上+线下”双渠道开展年报宣传,线下以“3·15”、知识产权宣传周为契机,依托“夷陵万达年报服务站”开展宣传活动2次,通过现场讲解课件、播放视频、示范操作,有效科普了防电信诈骗、个体年报小程序APP、“多报合一”相关知识,累计培训300余人次;线上利用各类信息传播平台拓宽宣传渠道,将宣传工作着力点放在提醒年报时间、提高年报数据质量,以及逾期不年报的不良后果等方面,进一步提高年报公示的社会认知度,目前已电话提醒经营主体2400余家,接受线下及线上咨询450余人次。
工作人员开展年报宣传 “信用+监管”,实现执法监管高效精准。东城试验区市场监管所聚焦烟火YEAH巷、夷陵万达、电商产业园等商业密集场所,归集800余家经营主体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年报公示、投诉举报等方面信息进行信用风险评估分类;大力推行一业一查部门联合双随机抽查,采取对诚信守法者“无事不扰”,对违法失信者“无处不在”的差异化监管方式,在双随机执法过程中主动找准潜在风险,及时对即将触及信用风险底线的经营主体“拉一把”“扶一下”,并在后续监管中开展守诺情况专项复查,落实闭环责任;同时主动为32户有需求的优质企业提供“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申报、评优争先、标杆示范选树等业务服务指导,使“执法+服务”并行,让监管既“有力度”更“有温度”。
工作人员督促开展长江禁渔工作 “信用+修复”,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今年以来,东城试验区市场监管所结合食品抽检、餐饮检查、长江禁渔、产品质量检查等日常监管和“一标三实”工作,对100余家实际信息与登记信息不符的经营主体“点对点”通知,提醒其及时申请变更登记,有效减少经营主体在“不知情”情况下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问题发生,由“坐等申请”转为“主动提醒”。同时,该所通过线下“手把手”、线上“一对一”指导47家失信主体进行信用修复,加强对经营者的诚信守法教育,助力失信主体重塑良好信用、消除失信影响,构建“事前提醒、事中减负、事后引导”的信用修复体系,进一步激发经营主体发展活力。
工作人员指导经营主体进行信用修复 东城试验区市场监管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所将持续探索信用监管与基层治理的更多结合点,用信用建设一根“针”串起发展的千条“线”,让“信力量”融入城市血脉之中。(来源:宜昌市夷陵区市场监管局 通讯员王思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