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记者获悉,近年来,宜昌市兴山县高桥乡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尽锐出战,精准施策,经过7年精准扶贫、3年集中攻坚、1年脱贫摘帽、2年巩固提升,全乡乡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群众精神风貌大幅改观,内生动力和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据了解,经过政策帮扶、社会救助及贫困户自主发展,高桥乡建档立卡总规模2480户6341人,均已脱贫销号。2017年双堰村整村出列,2018年大槽村整村出列,均顺利通过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各级考核验收。 贫困村出列验收 高桥乡"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实现后,农村危房消除了,实现了组组通硬化路、户户通光纤、安全饮水全覆盖,九年义务教育零辍学,实现了免费高中教育,群众医疗服务有保障,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高,乡村面貌焕然一新,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自精准扶贫开展以来,高桥乡实现农村安全饮水全覆盖,户户通生活用电,组组通公路,家家通网络,住房安全有保障,基础设施脱胎换骨。 在国家政策帮扶下,高桥乡实行"滴灌式"产业扶贫,以一村一品为依托,以农户意愿为基础,以公司、合作社为龙头,通过产业政策带动激活,因地制宜,一村一户落实产业帮带措施,立足全乡核桃、茶叶、畜牧、烟叶、蔬菜、药材六大产业,通过领导牵头、专班督导、干部包保,全力打好产业落实攻坚战。 同时,高桥乡重点打造伍家坪、龚家桥烟叶示范基地,大槽药材示范基地,贺家坪、龙潭、木城、太阳、双堰茶叶示范基地,洛坪养殖示范基地。通过示范带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确保贫困户有脱贫产业。 高桥乡种植业 此外,为持续推进大槽生态旅游扶贫廊道建设,高桥乡农业产业基地和生态景点有效衔接,开发旅游线路,打造综合旅游体验区,并组织开展"插秧节"、"年猪节"等系列节庆推广活动进行广泛宣传,有序推进高桥乡村旅游文化建设。 脱贫攻坚的同时,高桥乡也不忘优化生态环境。高桥乡通过重拳整治生活垃圾,组建完善乡村保洁队伍,治理农村生活环境"五乱";大力推进"厕所革命",共完成农户厕改1946户,新建集镇污水处理一座,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加大生态治理力度,严格秸秆禁烧,严管乱埋乱葬,落实河库长制度,加大河道整治力度,严禁河道采砂。 高桥乡景观 在脱贫攻坚过程中,高桥乡把低保、五保评议与贫困户收入达标紧紧结合起来,严格标准,规范程序,确保应纳尽纳,应除尽除,切实将兜底保障落实到位。 严格落实关爱留守儿童包保责任制,高桥乡对留守儿童予以"希望家园"服务和村组干部关心,对留守妇女予以健康体检服务,加强日常妇联关心力度,对留守老人予以孝心养老基金、扶贫理事会关爱、村组干部上门慰问等帮扶。 为了破解孤寡老人"老无所依"的困境,高桥乡积极探索"医养结合"模式,利用多方资金成立"高桥乡社会康养中心",实现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福利院、卫生院"三院合一",让集中安置的五保户老人不出家门,便可享受全面、周到、热情、贴心的医疗和护理服务。同时,该中心也是高桥乡首栋唯一电梯房,在建设规划设计中突出功能完善、舒适便利,户均居住面积21.6㎡,室内设计有卧室、卫生间、厨房;同时配套了食堂、澡堂、洗衣房、烤火房、活动中心等功能用房,不仅能提供贻养天年的休闲养老居所,又能提供完备的生活医疗保障,真正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乡村活动 除了注重生活脱贫,高桥乡通过积分奖励、评先选优等激励机制,充分激发群众"穷则思变、立志脱贫"的动力,开展了脱贫致富带头人、最美高桥人、道德模范等评选活动,掀起了创优争先的热潮,使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在兴山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和各级单位的倾情帮扶下,高桥乡锐意进取,务实重行,巩固脱贫成果。为防止脱贫人口返贫和新生贫困现象,高桥乡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着产业兴盛、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坚实迈进。(记者熊源、胡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