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峰,字柏霖,文博斋艺术馆馆长,文博堂主人,生于1963年,湖北省武汉市人,祖籍枝江市。博士,著名书法家,中国书法家协会考级专家指导会委员、考官,国家一级美术师,全国名人书画艺术界联合会主任委员,中国楹联学会书法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华文化促進會社会藝術水平考级中心副秘書長,中国王铎书画院名誉院长,中国文化进万家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秘书长,中国国务院国礼特供艺术家,《中国书法教育在线》总编辑,湖北省书画家联谊会主席,湖北省书法考级中心书法研究院院长。 2020年7月荣誉入驻《名家百科数据库》。
作为当代取得杰出成就的书法名家之一,其书法作品在建国60周年及2016年上海世博会开幕两度被中国集邮总公司收录,并为其发行了“当代中华文化名家专题邮票”及纪念封。
近年来,李海峰大师临池之余,不仅注重国学研究,更加注重时政学习。作为“一带一路”国际文化交流大使,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使命,以践行中国梦为目标,传承中国精神为宗旨,将中国文化和新时代中国精神传播出去,同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交流与合作,共建世界美好未来。
主要成就和殊荣
2010年6月份应日本文化省邀请,在日本东京美术馆成功举办了个人书法作品展,其展出部分优秀作品由美术馆收藏,另有佳作一幅由前日本首相村田富士个人收藏,在展出期间得到日本文化界和收藏界人士的一致好评!
2011年任湖北省义务教育教科书《书法》(1-9),湖北省普通高中教科书《书法》主编,由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发行。
2012年7月为湖北希望工程第三界慈善晚宴专门创作的书法作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拍出71.8万元,创下了湖北省当代书法作品拍卖价格的最高记录。为偏远贫困地区建设希望小学,捐助衣、食、住、行、学五大板块。近年来将帮扶对象扩大到农村留守儿童,开展儿童心理健康领域的援助。
2017年在深圳創立了李海峰文博堂藝術館;2018年李海峰藝術館在成都落成!
2018年12月16日,由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二十一世纪理事会,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三届“读懂中国”大型国际会议在首都北京隆重召开,李海峰大师六幅作品入选本次活动展览。
英国前首相布朗、墨西哥前总统赛迪略、匈牙利前总理戈登、丹麦首任女首相赫勒.托宁.施密特等六国总统与30多位政要和外国人士均收藏其作品及邀请其国外展览。
著作及独创风格
其《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不忘初心》、《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同体》及几首唐诗作品,创作立意高,其用笔中锋铺毫,逆入平出,藏峰一致,非真非草。细看稼纤间出,离方遁圆,筋力老健,风骨洒脱,墨纵有余,肥瘠相称,让人们穿越千年看到了中国古代书法家王羲之的飘逸、赵孟頫的秀丽,也欣赏到了传统书法中的颜筋柳骨。李大师作品章法布局笔触、间白风格和谐,展现了中国书法名家的书法功力,用书法讲述中国故事,感动世界各国代表。
书法缔造
书法不是简简单单地写个字,而是一个人文化修养的体现;一个人的人品、素养通过书法表现出来。书法不仅仅是“技”,也是“艺”,更是“道”,尺幅天地,构建的是书写者的精神家园。
清代书法家刘熙载曰:“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书法艺术反映的是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是其学识、才情和志向的综合反映,这就决定了书法创作不可能通过某种单一的活动去实现,而要求书法家把全部心灵都投入到自己的作品之中。也正是由于书法家对创作的全身心投入,使得书法艺术与其他艺术相比,更能透彻地表现书法家的人格。
一个真正的书家应该对技法勤学苦练、朝夕钻研,应具有独到的欣赏能力及敏锐鉴别能力。扎实的书法基础要经过长时间的临帖和研习才能斩获。先生不到十岁就表现出了对书画艺术的浓烈兴趣,并开始勤奋临习。他1979年9月入伍,受到军旅文化的熏陶和多位书法名家指导,研习书法。多年来涉猎历代碑帖,尤喜二王、米、苏之书风。近年来,在王羲之、米芾、启功等诸多书法大师的经典作品中汲取营养,悉心钻研,因而其书法从理论到技法上都有了新的突破。融各家精髓于一体,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先生尤其擅长行书、草书,行、草书作品,运笔流畅,法度严谨,动静相依,错落有致,真可谓是飘逸中不失苍劲,大气中透出秀美。
先生进入清华大学学习,并取得艺术博士学位。这个阶段的学习对其成功有决定性作用。在恩师启功、欧阳中石、李毅华的悉心指导下,他章法娴熟、技艺独到、力透纸背、隽永流畅、笔墨浑厚,也因此被书法界誉为“行书王子”。
艺术无止境。对于艺术家来说,像夸父逐日一样,在不断追求完美。在夜阑人静之时,李海峰独自审视自己的作品,并自己为自己挑刺。他的每一次进步都是在对自己作品的一次次自我否定中突破自我,并走向更高的艺术境界。正是因为先生的这份痴情与执着,成就了他如今这番令人敬重的艺术造诣。(记者 刘小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