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文化 交通 司法 消防 图片 视频 全国

湖北

旗下栏目: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上海 江苏 浙江

武汉蔡甸露天矿蝶变:昔日“伤疤”变绿地

来源:楚天全媒体 作者:熊源 阅读: 发布时间:2022-07-18
摘要:近日,生态环境部华南督察局一行来到武汉市蔡甸区三红矿区调研,现场听取三红矿区生态修复情况的汇报。当地相关负责人陪同调研。 督察组询问了矿区治理的建设主体、治理模式、项目投资等情况,认为该项目在生态治理的同时,充分发挥了生态价值,对蔡甸区的治

近日,生态环境部华南督察局一行来到武汉市蔡甸区三红矿区调研,现场听取三红矿区生态修复情况的汇报。当地相关负责人陪同调研。

督察组询问了矿区治理的建设主体、治理模式、项目投资等情况,认为该项目在生态治理的同时,充分发挥了生态价值,对蔡甸区的治理成果及“以点带面”的治理模式予以肯定。

蔡甸区三红矿区位于武汉市西部,曾是武汉市重要的建筑石料基地。因多年露天开采,不仅地貌景观和植被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还存在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隐患。

而如今,放眼望去,原先的巨大的矿坑已被填平,黑色发臭的积水、触目惊心的垃圾消失不见,裸露的大量石土泥块被植被覆盖,绿色成为片区的主色调,生态环境逐步改善,废弃采石场再现往日的绿水青山,还增添了凉亭步道,成为周边群众休闲散步的好去处。

昔日“伤痕”是如何变成了生态绿地?

2016年,当地群众向中央环保督察反映矿区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后,蔡甸区高度重视,筹措治理资金7000余万元,明确整改责任单位和整改要求,全面推进三红矿区生态修复治理。

武汉蔡甸露天矿蝶变:昔日“伤疤”变绿地

说明:矿山治理后的全景

在治理过程中,蔡甸区制定科学的治理方案并严格落实,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示范工程项目与破损山体修复项目结合起来,采取削方与坡面清理、采坑回填、喷播绿化、绿色格宾挡墙、排水沟、景观平台和道路、柔性防护网和活性土壤生态修复等方式,统筹实施治理。

经过近几年的深度生态修复及改造,蔡甸区在三红矿区打造了多层次植被体系,不仅可以防止山体岩石崩塌等安全隐患,保障附近居民生命财产安全,还为矿山穿上一件绿色的“新衣”。

三红矿区治理工程的实施还带动了蔡甸区内土龙、中刘等矿区生态修复治理,在该区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应。

武汉蔡甸露天矿蝶变:昔日“伤疤”变绿地

图说:登山远眺,满眼苍绿

蔡甸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区将按照上级生态环境部门的要求,多措并举,强力推进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全面推进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有效保护生态环境,让绿水青山常在。(通讯员张红祥)

责任编辑:熊源
分享: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文化 | 交通 | 司法 | 消防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8441号
京ICP备202004895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098号
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国务院侨办39号院1号楼)
http://www.cpnews.org.cn & http://www.cpnews.net.cn
Copyright 2022©中国警讯 版权所有 承办:北京新舆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010-80699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