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记者走进咸宁市通城县白沙社区老中医院小区,只见一排排粉刷一新的墙体、一条条硬化刷黑的道路……整个小区“旧貌换新颜”。 近年来,通城县委、县政府对县城老旧小区改造工作高度重视,将老旧小区改造纳入全县重点民生工程、暖心工程。 记者在白沙社区老中医院小区的花园广场看到,三五成群的居民,趁着夏日清晨凉爽的风,或在广场的健身区域打卡锻炼,或坐在广场的长椅上,聊家长里短、大事小情……整个广场上洋溢着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 改造前破旧不堪的小区环境 见到记者的来访,围坐在一起的居民,谈起小区的新变化,你一言我一语直夸个不停。 “随着小区的提档升级,小区整体变化了很多。我们白天带孙子在小区玩,晚上就在广场上跳舞,各种活动设备俱全。我们小区居民感觉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小区居民周女士无比开心地说。 改造后的小区多了些灵秀气息 据介绍,该小区没改造前,环境老旧不堪,道路狭窄且坑洼不平,污水横流,垃圾遍地。此外,小区公共土地被圈占,私搭乱建情况较为严重。 针对小区居民反映情况,小区改造工作人员曾多次入户了解居民意愿,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改造内容和方案,从2020年10月开始对老中医院小区启动全方位改造。从道路刷黑着手,同步进行雨污分流改造和小区绿化升级,直击居民的“痛难点”问题。 此外,在小区重新规划构造中,通过道路拓宽,新增停车泊位,有效缓解居民停车难问题。如今的老中医院小区道路平整了,绿化变美了,管道煤气安装了……整个小区焕然一新。 小区居民其乐融融 当前,老中医院小区已组建小区党支部,成立小区业委会,正在着力推进“红色物业”全覆盖工作,一个共治共管的小区治理服务体系已初步形成。 老旧小区改造如何融入“文化要素”,提升文化品位?近日,通城县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建设指挥部联系通城县文联,深入走访正在改造中的老旧小区,探讨老旧小区文化建设,让小区的基础设施更完善、管理更规范、生活更便捷,实现人居环境、经济、产业、文化等协调发展。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县将以老旧小区改造为契机,一方面补齐小区基础设施短板,另一方面补齐小区文化短板,通过老百姓喜闻乐见形式弘扬“孝善文化”“仁爱文化”“诚信文化”等传统文化,让小区文化更接地气。(记者熊源、朱正学、通讯员张献、黎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