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文化 交通 司法 消防 图片 视频 全国

湖北

旗下栏目: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上海 江苏 浙江

创新监管模式 十堰市设立高风险货物“缓冲区”

来源:未知 作者:湖北调研中心 阅读: 发布时间:2022-04-08
摘要:从去年10月至今,为切实筑牢疫情防控安全屏障,十堰市市场监管局结合工作实际,积极探索创新监管模式,在全市推行高风险货物缓冲区建设,对来堰高风险货物采取全程跟踪、专业处置、闭环管控,有效阻断了疫情由物及人输入传播链条,确保了企业安全生产和经济

从去年10月至今,为切实筑牢疫情防控安全屏障,十堰市市场监管局结合工作实际,积极探索创新监管模式,在全市推行高风险货物“缓冲区”建设,对来堰高风险货物采取全程跟踪、专业处置、闭环管控,有效阻断了疫情由物及人输入传播链条,确保了企业安全生产和经济社会稳步发展。

 

十堰市市场监管局科学设立专区,推行规范化管理,选择周边人流量少、通风良好、与其他场所物理隔离、便于消杀和静置的区域,作为货物消杀、核酸检测、查验三证的场所,筑牢疫情防控“安全门”,并由相关部门督促指导从事进口和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来堰货物采购、加工、运输、贮存、销售的大型工业企业、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型商超、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设置高风险货物“缓冲区”,对进口高风险货物和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来堰货物进行最小独立包装消杀、抽样核酸检测,核酸检测呈阴性后方可流通。

目前,十堰市已有25家高风险货物使用单位建立了高风险货物“缓冲区”并投入使用,先后对进口起酥油、汽车零部件等涉疫货物,及时快速响应,精准高效处置。

十堰市市场监管局优化管控流程,组织专业化处置,参照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仓管理模式,建立了健全高风险货物信息报备、人员健康管理、人员进出管理、来堰货物查验消杀核酸检测、“缓冲区”运行及工作流程等制度,严格落实专门区域、专职人员、专业消杀、专班检测、专管台账等措施,以标准化、规范化的闭环管控模式,实现高风险货物来源可查、去向可追、风险可控。

据统计,去年以来,十堰市市场监管局共对全市28家医疗机构39批次进口医疗设备、器械、耗材,21家工业企业258批次进口机械设备、汽车零部件、板材管材,9家商贸主体52批次进口水果、红酒、粮食,邮政快递4批次进口日用品、保健品,共353个批次、780余车次进口货物开展现场查验,督促企业压实责任,指导企业组织第三方机构进行专业消杀。

为加强高风险货物源头管控,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十堰市各县市区结合地域实际在高速路口、省界普通路国省干线和农村公路路口设置交通卡口,明确市场监管、商务、公安、市交通运输等职能部门工作职责,确立查验操作标准,制定操作流程图,对全市29个高速卡口、61个一般卡口进行设卡管控;对来堰进口冷链食品、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水果及蔬菜等货物和国外高风险货物进行查验,并在高速路口就近设立11个公用高风险货物“缓冲区”;对发现来自国内外中高风险地区的货物,由属地交通运输部门押运至高风险货物缓冲区,依法依规对运输车辆和货物进行全面消杀、核酸检测。

今年以来,相关高速卡口设置的高风险货物缓冲区共接收车辆955台,累计核酸采样3546份,955台核酸结果为阴性已放行。

围绕“信息报备、事中监管、应急处置”3个重点环节,市场监管、商务、十堰海关、卫健委、交通运输等职能部门持续常态化监管,加强了对高风险货物“缓冲区”的日常监督指导,并对高风险货物现场查验三证、现场监督消杀、现场抽样检测,进行全过程监管。

十堰市市场监管局进行24小巡查、暗访督查,坚持问题为导向,各督查小组对查验处置流程、卡口消毒及缓冲区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现场提出整改意见,梳理汇总专项督查问题清单,以书面形式向10个县市区疫情指挥部进行“点对点、一对一”的通报,进一步增强督查工作的指导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全力督促问题整改落实,及时消除卡口进口冷链食品、高风险货物运输风险,封堵疫情防控漏洞。(记者胡毅、通讯员王波、常存福)

责任编辑:湖北调研中心
分享: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文化 | 交通 | 司法 | 消防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8441号
京ICP备202004895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098号
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国务院侨办39号院1号楼)
http://www.cpnews.org.cn & http://www.cpnews.net.cn
Copyright 2022©中国警讯 版权所有 承办:北京新舆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010-80699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