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4月3日,记者获悉,在汉阳市政五公司里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被称为“设备医生”,他们就是汉阳市政五公司维修组。
2021年3月,汉阳市政五公司维修组从沥青砼生产部独立出来,正式组建成一个独立的团队。作为一个正式团队,他们还比较年轻,但团队里的每个成员,各个都是机修能手,论经验,他们绝不“稚嫩”。
汉阳市政·维修组
“必须得去实操,多上手去修,什么问题都解决过,什么部位都了解才行,没别的办法。”在被问到做设备维修工作的秘诀时,维修组负责人汪文亮这样说。
正是如此,维修组的所有工作都在一双“手”上,他们是设备的“医生”,在平日要定期为设备做“体检”和“保养”,在设备故障时,要及时开展“手术”,得益于这一双双巧手,公司的沥青拌合设备、建筑弃料破碎设备、水稳拌合设备才能在每次执行生产任务时从不“掉链子”。
日常维修设备场景
2021年对于维修组来说是值得铭记的一年,他们历时4个月,顺利完成了4000型环保沥青砼拌合设备的组装工作。“虽然知道很难,但打一开始也没觉得是完不成的任务,事在人为嘛。”汪文亮笑着说,他们8个人,在设备厂家代表的指导下,用1个月的时间完成了设备主体搭建,用3个月的时间完成了所有零部件的组装。
对于维修组来说,那是一段艰难的日子,正好横跨了武汉最热的酷暑之季,为保障设备如期投产,他们每天清晨就上了设备,即使面对风吹日晒也风雨无阻,每天夕阳西下之时,他们才“蓬头垢面”的结束一天的工作,所有人的皮肤就在那个夏天,被染成了“同款古铜色”,那时候其他同事都亲切称呼他们为“装炉子的人”。
安装4000型设备
让他们印象最深的是安装冷极配皮带架体的那天,皮带架体很重,但由于通道过窄,起重设备没办法帮助移动,于是现场二十几人二话不说,当下决定就用肩扛,在现场负责人的指挥下,二十几个人分开站立,将重达5吨的皮带架体扛在肩上,“一二三、一二三……”整齐的口号声响彻地道,经过一个多小时,皮带架体成功运送到了指定位置。
日常维修设备场景
在这次搭建中,还有三位是7月刚入职的大学生,初入社会便接受这样的“烤验”,他们也并未退缩,1998年出生的魏晓华在他的一次工作小感中这样写道:“从炎炎夏日到凉风习习的秋日,从空旷的平地到高楼矗立。4000型设备的安装到目前已经耗时三个多月了,过程中我们克服了无数的困难,绝大多数的时间都是顶着太阳在三十多度的气温下进行工作,工作服是在湿与干之间来回切换,但是我们依旧是满怀热情的工作,因为我们知道这些工作总要有人去做,那为什么不能是我们呢?我想到等到全部完工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自豪的和所有人说:看,这个设备就是我们参与安装的,这里面的每一个架体、每一颗螺丝、每一根电线都沾有我们的汗水。”
魏晓华在一次收工时于4000型顶部拍摄的夕阳
就这样,汉阳市政五公司维修组用坚毅的意志和“滚烫的汗水”浇筑30米高的设备拔地而起,完成了这个“大型乐高”的搭建。机修工何国富在参加同年10月“星级技术员”评比时说:“现在4000型每一个零件有什么作用,我全都明白,哪里出了故障,没人比我们更了解。”
他们用行动践行了什么是“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如今4000型设备已于今年1月顺利投产,开始了为汉阳市政建材生产业务漫长服役的过程。维修组也荣获了汉阳市政五公司2021年度“先进项目组”荣誉称号。
4000型设备封顶
“作为一个维修工,随身带一把扳手很合理吧。”维修组的工作人员常说这句话来打趣,他们的工作虽然辛苦,但一伙人总是乐乐呵呵的,除了负责人巧妙管理的秘诀,更多的便是来源于“设备医生”每一次完成任务的成就感。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汉阳市政五公司维修组表示,维修工作没有捷径,一次次积累一步步成长、保持“匠心”是唯一的途径。今年,经过该公司组织架构调整,维修组变身维保部,团队更加壮大,过去的成绩牢记于心,做好眼下的每一次维修任务,“设备医生”永远在路上。
(来源:汉阳市政五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