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文化 交通 司法 消防 图片 视频 全国

湖北

旗下栏目: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上海 江苏 浙江

“体医融合”样板“医体运动康复工作室”在武汉市体校揭牌

来源:楚天传媒 作者:熊源 阅读: 发布时间:2022-01-23
摘要:1月21日,武汉市体育运动学校(以下简称武汉市体校)和武汉市中医医院携手打造的医体运动康复工作室揭牌仪式在武汉市体校隆重举行。 武汉市卫健委副主任刘庆香、中医处处长孙飞,武汉市体育局副局长杨建学、范俊刚,竞体处副处长高路,武汉市中医医院院长张

1月21日,武汉市体育运动学校(以下简称“武汉市体校”)和武汉市中医医院携手打造的“医体运动康复工作室”揭牌仪式在武汉市体校隆重举行。

武汉市卫健委副主任刘庆香、中医处处长孙飞,武汉市体育局副局长杨建学、范俊刚,竞体处副处长高路,武汉市中医医院院长张瑶、武汉市体校校长罗彪等相关负责人出席此次活动。

罗彪在致辞时表示,近年来,该校高度重视运动队科医科训工作,积极倡导“训、科、医”一体化,医体运动康复工作室的成立便是最好的印证,今后武汉市体校将为职业运动员提供更为优质的运动康复保障和优质、高效、安全的医疗服务,从而助推武汉城市职业体育的发展。

张瑶在致辞中则表示,武汉市中医医院一直以来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创新发展,大力弘扬传统中医药文化和医疗技术,近年来,该院更是以开放包容的理念,充分吸纳利用现代诊疗设备和医学技术优势,实现了中西医融合发展,此次合作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为指导思想,从运动员训练监控、体能提升、快速恢复、康复治疗、营养调控等入手,形成科医保障闭环模式。

“体医融合”样板“医体运动康复工作室”在武汉市体校揭牌

 

活动现场

随后,刘庆香、杨建学、范俊刚、罗彪等相关负责人共同为“医体运动康复工作室”揭牌,现场气氛热烈。

揭牌仪式完成后,记者来到位于校内的医体运动康复工作室,进行实地观摩。

在明亮规整的医体运动康复工作室里,记者看到已有不少同学正在接受治疗中。据工作人员介绍,医体运动康复工作室配备了脉冲加压系统、冷疗加压系统、筋膜枪、微压氧仓、超声波等近二十种专业设备,同时还会为运动员们建立系统的“运动康复档案”,全方位保障运动员身体健康,提升运动员竞技状态。

“体医融合”样板“医体运动康复工作室”在武汉市体校揭牌

 

治疗现场

来自该校摔跤队的徐同学,是医体运动康复工作室的“常客”。“我每次训练完后,都会来这里进行治疗。”她告诉记者,自己一个月前在训练时手肘不小心受伤,现在每天都会到医体运动康复工作室接受相关治疗,目前恢复情况非常好。

该工作室配有运动康复医生7名,康复理疗技师2名,运动康复护士2名,日常以“一医一技一护”的形式为该校运动员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记者还观察到,现场,医生会时不时亲切询问运动员们在接受治疗途中是否感受良好,有没有不舒服之处,非常关注治疗环节中的每一个细节。

“体医融合”样板“医体运动康复工作室”在武汉市体校揭牌

 

治疗现场

据悉,武汉市体校建校于1985年,是一所以培养综合型体育人才为目标的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2008年被国家教育部评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同时该校也是国家体育总局多次认定的“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体医融合”样板“医体运动康复工作室”在武汉市体校揭牌

 

武汉市体校

武汉市体校相关负责人表示,共建医体运动康复工作室不仅仅是把运动队的科医保障服务水平上升一个高度,更是落实国家方针政策,建立体育与医疗融合发展,推动运动健康服务模式的一次重要举措,下一步,“医体运动康复工作室”致力推动体医深度融合,打造“体医融合”样板工程,助力武汉市竞技体育再上新台阶,为打造“健康新武汉”注入新能量。(金若茜、段文涛)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文化 | 交通 | 司法 | 消防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8441号
京ICP备202004895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098号
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国务院侨办39号院1号楼)
http://www.cpnews.org.cn & http://www.cpnews.net.cn
Copyright 2022©中国警讯 版权所有 承办:北京新舆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010-80699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