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文化 交通 司法 消防 图片 视频 全国

湖北

旗下栏目: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上海 江苏 浙江

逐梦诗画田园 扮靓美丽乡愁 黄石市德夫村多点发力驶向乡村振兴

来源:本站 作者:熊源 阅读: 发布时间:2022-01-18
摘要:1月18日,笔者走进黄石开发区铁山区太子镇德夫村,只见绿树花红掩映着村庄,一栋栋农家小院错落有致,宽敞的水泥路面平整干净村庄景色宛如一幅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黄石市烟草专卖局局长李斌红在山茶基地调研 说起这几年德夫村的变化,村民李儒方不由地称赞:

1月18日,笔者走进黄石开发区·铁山区太子镇德夫村,只见绿树花红掩映着村庄,一栋栋农家小院错落有致,宽敞的水泥路面平整干净……村庄景色宛如一幅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黄石市烟草专卖局局长李斌红在山茶基地调研

说起这几年德夫村的变化,村民李儒方不由地称赞:“环境干净了,日子更甜了,住在这里感觉很舒心。”

驻村工作队与德夫村两委研究乡村规划

近几年来,德夫村坚持党建领航、群策群力,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积极拓宽资金渠道,持续发展生态产业,着力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完善生产生活设施,推进村庄绿化美化,不断改善村容村貌,加强普惠性、兜底性、基础性民生建设,乡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先后荣获“黄石市美丽乡村”“湖北省绿色示范村”“湖北省美丽宜居乡村”称号。

环境整治,村容村貌“焕新颜”

漫步德夫村,德夫村村党支部书记兼主任李名众看着村里的美景,感慨万千:“以前哪有这么好的幸福日子呀!”

然而,时间拨回6年前,德夫村是个无办公场所、无集体经济收入的“空壳村”。全村330户1796人,建档立卡贫困户65户140人。

笔者随着李名众来到该村百姓活动中心,他指着小广场、凉亭、长廊、绿化带说,德夫村的蜕变,得益于黄石市烟草专卖局驻村工作队帮助。  

黄石市烟草专卖局驻德夫村第一书记兼乡村振兴工作队长王义兆说:“‘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画卷令人神往,放在更大的视角,德夫村人居环境提升是实施乡村振兴的‘第一步’”。

让村民感受更深刻的是,村里的环境变“洁净美”了。2017年以来,黄石市烟草专卖局局长李斌红时常来到德夫村开展走访、调研、指导工作,帮助和协调村两委推进惠民工程实施,重点做好自来水饮用、 村庄绿化亮化、道路硬化、“厕所革命”、改善庭院环境、改善居住环境、污水有序排放、垃圾及时清理、沟渠及时清淤、浆彻水港坡面、修一条“产业路”、架两座 “连心桥”,筑3口梳洗“幸福塘”等村庄庭院多件实事。

德夫村休闲一角

黄石市烟草专卖局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坚持党建引领、注重党员示范、群众参与,共建共管,形成合力,组成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退休干部、公益性岗位人员等志愿服务队,每月集中开展“人居环境大清扫”行动,提升村庄整体风貌。同时,实施门前“三包”,垃圾分类、收集、清运,通过评选“清洁人家”“美丽庭院”等多措并举,打造农家立面增“颜值”,落细落实常态“洁净美”。

产业兴旺,村民鼓起“钱袋子”

“今年山茶果丰收,很多专家来到基地进行技术指导,让我们学到了不少新技术。”村民李升日在该村山茶基地务工,能在家门口上班领工资。

“说一万道一千,村民增收是关键。”王义兆说,发展生态产业,带动村民就业增收,让百姓鼓起“钱袋子”,推进乡村振兴。

过去,德夫村产业单一,村民苦种“稻-麦-苕”,回报“肚子圆”。

“发展山茶产业,我家盖了新房,买了小轿车,日子越过越红火。”德夫合作社李细良说。

李细良是德夫村发展生态产业的代表。近几年来,德夫村按照“村民以土地流转、林权和劳力入股,村组用扶贫资金入股、合作社实施承包运作”的方法,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利用荒山、闲置土地,先后发展山茶油基地2000亩、葡萄采摘园100亩、光伏发电200千瓦、白茶50亩,带动“5060”劳力200多名就业“不出村”,让荒山变绿,产业生“真金”,“小果子”产生了“大效益”。

“在家门口的白茶基地务工,月薪2000多元,既照看孙儿上学,又能赚到钱,还能照顾家庭,算综合得利,应该比外地打工的年轻人还要强噢。”60岁的村民陈花笑容灿烂地说。

在发展地方特色产业的同时,德夫村也在大力发展光伏产业。据黄石市烟草专卖局分管乡村振兴工作的副局长刘文介绍,光伏桩基之上,光伏板屹立向上收获“阳光”,桩基之下,构筑鱼池养殖“鲜鱼”,形成“块块‘蓝色向日葵’,清清泉源‘鱼儿游’”,助力村集体和村民双赢,每年收入11万元。

小小山茶果,摇身一变成了“东方橄榄油”,香飘全国。德夫村延伸山茶油产业链,实施山茶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打牢可持续增收产业,提升价值链,辐射村民发展5000亩,带动20户脱贫户种植增收致富。如今,德夫山茶成为种植户眼里名副其实的“金果果”“钱串串”,喜摘“湖北省集体经济进步村”金牌。

文明新风, 和谐平安“幸福曲”

美丽乡村,不仅要环境美,还要乡风好。

德夫村创建文明乡风的举措让笔者窥探到新时代“德夫模式”的密码——自治+法治+德治=和谐平安“幸福曲”。如今的德夫,正进一步丰富乡村文化服务载体,让乡风文明焕发新气象,全方位打造乡村振兴。

在德夫村高大醒目的光荣榜上,张贴着“道德”模范李名江的照片,一个平凡的“五尺男儿”,与兄弟争着侍奉93岁的母亲。他每月从深圳返乡10天,专为悉心照顾患了“老年痴呆症”的母亲,再谱一曲《二十四孝》的“兄弟争孝”之歌。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从一群人到一村人,好人好事不断涌现,教育成功的典范李名应、书香门第的标杆柯荷仙、厚道诚信的表率李名量 ……这些平凡的村民持续为德夫村注入精神动力,成为全村高质量发展的温暖底色。

驻村工作队黄军认为,要以乡村振兴为契机,激活村民内生活力,通过创建文明乡风活动,让村民在文化滋养中既富“口袋”,又富“脑袋”,让乡村民风成为滋养人心、凝聚人心的“精神食粮”,成为照亮人心、播撒文明的“幸福乐章”。

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特别注重精神家园的培育,让优良村风提升村民的文明素质,促进德夫村精神面貌整体向上向好。

为此,德夫村着力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组织村民观看电教片,开拓视野。通过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完善制定了《德夫村规民约》,内容包括治家之道、邻里关系、社会治安、土地管理,以及公共设施维护、生态环境保护等,并入户宣讲,使全村干群树立“美丽德夫是我家,清洁环境靠大家”的思想意识,做到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争创文明家庭,构建和谐文明的德夫村。

建光伏发电现场

以德夫文化礼堂建设为抓手,该村积极实施文化展示工程、培养龙狮队、广场舞队等126名乡土文艺人才队伍,并邀请阳新采茶剧团等来村演出,以及农闲、节假日等组织村民开展文艺表演活动。

不仅如此,该村积极创建村信息网站、村“农家书屋”藏书3000多册,使农民学有场所。

此外,德夫村持续开展“优秀共产党员”“十星级文明示范户”“最美德夫人”等评比活动,用典型引领、情感融合提高村民文明道德素质,注入精神动力,成为全村高质量发展的温暖底色。去年,该村“七一”评选优秀党员3名,“五一”评选十星级文明户10户,“三八节”评选出一名好婆婆,两个好媳妇。

王义兆表示,下一步,德夫村将坚持“一二三四五”(即围绕乡村振兴一个中心,突出 “美丽德夫的总体规划”和“光伏发电等项目的产业兴旺”两个落实,注重“共建共享、疫情防控和环境整治”三个重点、着力“路边、港边、塘边和屋边”四边建设,抓好“党建引领、产业发展、补齐短板、干部作风、文明创建”五个开展),走出一条乡村美、产业旺、农民富、共治好的乡村振兴之路,切实提升村民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通讯员程华新、黄大林)

责任编辑:熊源
分享: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文化 | 交通 | 司法 | 消防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8441号
京ICP备202004895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098号
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国务院侨办39号院1号楼)
http://www.cpnews.org.cn & http://www.cpnews.net.cn
Copyright 2022©中国警讯 版权所有 承办:北京新舆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010-80699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