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电线、网线规整到一起后,整个小区不仅整洁清爽,而且更安全了!”日前,居住在荆州市沙市区中山街道幸福片区的蔡志强惊喜地发现,原先小区外围纵横交错、凌乱如麻的弱电线缆有了“规矩”,小区因此变得更美观、更安全。 据悉,这些只是荆州市沙市区深入开展老旧小区弱电线缆整治的一个缩影。一年来,荆州市沙市区紧扣荆州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定位,立足城市发展和广大市民的迫切需求,对存在线缆散乱问题的109个老旧小区进行集中整治。据统计,荆州市沙市区现已完成了55个小区治理工作,共清理废弃线缆41.9万余米,规整线缆28.9万余米,有效提升了城市形象,居民生活更加宜居。 整治后的弱电线缆
专项改造弱电线缆 消除空中“蜘蛛网” 在荆州市沙市区中山街道幸福片区环卫宿舍,原本分散无序如“蜘蛛网”一般盘踞在小区上空的弱电线缆,如今,被整齐地梳理成一股“发辫”固定在电线杆上。 “之前,横跨道路两边的架空线就有5把,每把里面又有几十根,影响市容不说,还经常有东西挂到电线,有些吓人。”中山街道幸福片区环卫宿舍居民蔡志强说,弱电线缆如今被规整到了一起,感觉头顶上的天空阔了、远了,城市也更美了。 在朝阳街道东苑社区,与小区整洁美观相得益彰的,除了环境,还有被整理得规规矩矩的弱电线缆。居民邓捷回忆,以前邓家祠堂到处牵的都是网线,还有居民私自在电缆上接电,遇到大风大雨天气,就看见空中飞线全部缠绕到一起,每次路过都提心吊胆,担心触电。如今,飞线问题已得到妥善解决,居民们出行再也不用担惊受怕了。 “由于历史原因,老旧城区缺少规划,强弱电线路大多比较杂乱。”荆州市沙市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尤其是老旧小区随意架设电线更为严重,可用“天罗地网”来形容,不仅影响城市形象,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还“网”住了市民的幸福感,更与城市发展和市民需求显得格格不入,是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硬骨头”,是困扰多年的老大难问题。 为更好地完成老旧小区弱电改造工作,去年12月,荆州市沙市区将老旧小区弱电改造作为一项专项改造内容专项设计、专项预算、专项实施,深入整治老旧小区内“蜘蛛网”现象。 统建“四合一”光交箱 营造居民整洁生活环境 据调研,荆州市沙市区亟待解决“蜘蛛网”问题的老旧小区治理面积约616万平方米、涉及居民约26万人,问题复杂、任务重、工程推进不容易可想而知。 面对困难,荆州市沙市区并没有止步不前,而是根据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实施意见》及湖北省住建厅、省通信管理局、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印发的《关于实施城镇老旧小区弱电设施改造及智慧化建设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实际制定了详细而具体的实施方案。 据了解,荆州市沙市区改造方案采取“集中建设、一缆入地、多家共享”方式,与小区改造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投入使用;荆州市沙市区住建局还牵头组织电信、移动、联通、广电四大运营商,制定整治工作方案,明确主体职责、工作任务和治理时间节点,挂图作战;电信、移动、联通、广电四大运营商共组织100多位施工人员,对荆州市沙市区首批55个老旧小区弱电线缆进行了统一规整。 “我们采取小区内新建‘四合一’光交箱、光缆地埋或者桥架方式,布设到居民家门口,由四大运营商接户后,对小区内原“蜘蛛网”进行清理,为居民营造更加整洁有序、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负责弱电线缆改造工作的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加快治理进度的同时,通过合理安排施工流程,加强与各通信运营企业沟通协调,建立信号复通应急响应等机制,将影响降到最低。 正因为有了详细而具体的实施方案,弱电线缆整改工作不仅得到了居民的理解,治理后更得到居民的一致好评。 建立长效长治机制 守好最美天际线 目前,沙市区55个老旧小区已完成弱电设施改造,第二批54个老旧小区“蜘蛛网”清理工作正在逐步推进中。 “‘蜘蛛网’清理成果非常显著,有效提高了居民生活品质,居民们都很满意。”荆州市沙市区东苑社区党委书记蒋海星表示,整治工作取得的成果实属不易,今后将通过社区居民自治方式进行治理,做好改造成果维护工作,防止“蜘蛛网”死灰复燃。 “我们将在日常工作中加大巡查和督查力度,及时制止私拉乱设架空线现象。”荆州市沙市区文化坊社区工作人员李仁菊说,今后社区将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加强宣传引导与日常巡查,严防私搭乱接、前清后乱,全力打造民生幸福宜居首善区。 荆州市沙市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局将定期联合多部门开展专项督导检查,及时通报问题、持续跟进问题,直至整改彻底;建立“多网合一”等工作规范和标准,健全行业监管机制;统筹通信四大运营商建立健全线缆日常管理和维护机制、废旧线缆处理办法等措施,明确后续线缆养护责任;坚持“建、管”并重,探索物业运营新模式,推进老旧小区长效管理;从而为建设“三首之区”打造“四个中心”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让居民在享受城市文明成果的同时,更积极主动参与到文明城市创建中来,共同维护好良好的环境,守护好城市最美天际线。(通讯员钱波、江玉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