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记者走进咸宁市通城县白沙社区廖家牌廉租房小区,曾经的“脏乱差”早已不见踪影,小区处处都体现出了不一样的文明与和谐。 改造后的小区 “我们小区现在特别漂亮,住在这里舒适又安全,跟外面住的商品房没什么差别,政府部门和物业公司真的为我们做了一件大好事。”在通城县白沙社区廖家牌廉租房小区住了7年的张敏烁感叹道。 廖家牌廉租房小区是通城县最大的廉租房小区,共有11栋864户,常住人口近3000人。2009年小区建成,通城县不少城镇低保、中低收入家庭和两参人员有了遮风挡雨的家。 10年过去,廖家牌廉租房小区内各项配套设施已无法满足居民生活需求,而且地面凹凸不平,一到大雨天便会积水,甚至后山的泥也会冲刷流进小区,严重影响居民出行,再加上车辆乱停乱放等,都成了廖家牌廉租房小区老大难问题。 “小区以前道路坑坑洼洼、楼道摆放有杂物、墙面到处是油污,卫生条件很差,所以,平时连窗户都不敢打开。”老党员刘国云说,从小区居民入住之日起,这里便成为“没人管、没钱管、没法管”的“三不管”小区。 由于没人管理,廖家牌廉租房小区部分住户为了方便,在自家门口搭建了大小不一的储物棚,挤占了小区内消防通道,既不美观又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2020年9月,通城县将廖家牌廉租房小区纳入老旧小区改造计划。为此,通城县住建局投入800多万元,启动了包括修建围墙、绿化、路灯改造、增设小区监控安防系统、地面平整及黑化、安装天然气、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等提质改造工作。 改造势必涉及廖家牌廉租房小区部分乱搭乱建的储物棚。“有一户人家很强硬,光是去他家做工作就去了6趟。”通城县住建局老旧小区改造专班工作人员吴忠明说,这户人家在小区住了8年多,早几年前就在家门口搭建一个大约7平米的储物棚,堆放家中杂物和电动车。 为此,吴忠明和同事一次一次上门,耐心讲政策、讲危害,终用真情说服了此户人家。在一天晚上的屋场会上,此户人家态度坚决地表示:“我第一个赞同拆棚!” 万事开头难,但只要开好头,后面的一切都好办。随后,廖家牌廉租房小区内30多个乱搭乱建的储物棚一次性拆除,为小区改造工作扫清了所有障碍。 “这里老人比较多,安装点健身器材吧”“会给我们装天然气吗”“可不可以安排停车位”“路灯太少了”……在改造过程中,通城县住建局老旧小区改造专班工作人员召开了十几次屋场会,尽可能多地征求居民意见,并按照居民提出的合理需求改造大家想要的理想“家园”。 今年5月,廖家牌廉租房小区改造完成,通过招投标,物业公司入驻的同时,还成立了业主委员会、小区党支部,一个崭新的小区呈现在居民眼前。 如今的廖家牌廉租房小区,环境优美,地面平整及黑化,新建了120多个停车位,安装了健身器材、路灯、监控安防系统、天然气,以及其他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夜晚,透过窗户,家家户户都能看见小区处处都是灯火通明……有居民说,这才是他们心目中的富有生活气息的宜居美家园。(通讯员张献、江玉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