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群山环抱的黄石市阳新县洋港镇崩山村,雨后,碧空如洗、溪水流淌、空气新鲜、美景五彩斑斓,宛若“世外桃园”。 崩山村共224户,1065人。崩山村依山畔溪,站立高处俯瞰,7个自然湾疑似“七星”布阵,湾湾文化活动广场健身器材齐全,挺立的篮球架格外引人注目。夜幕降临,崩山村村民的文化活动更是丰富多彩,或跳广场舞、或散步、或打球、或煅炼、或图书室看书,人人都玩得不亦乐乎。
“这美景,放在3年前,村民们恐怕谁也不敢想呀!”崩山村村主任柯水明说。崩山村卜峰尖曾于1974、1979、1982、1998年4次发生泥石流地质灾害,但自2015年以来,阳新县通过主沟清理、七道拦挡坝、岸坡治理、生态防护等持续治理,消除了危害,确保了当地村民安全。 近几年,崩山村狠抓党建引领,充分利用山广袤、田地多的优势,把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如今已植杉树等1200亩、栽山茶500亩、种石榴160亩,这片“七彩”土地因此更有灵气。 2016年,村民柯昌钰创办“城琪山庄”,绿化种植杉树1000多亩、山茶300亩,带动22户农民入股,既绿化了荒山,又创造了让当地村民能够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还有“租金、薪金、股金”可收。在村民心中,“城琪山庄”就是真正的“金山银山”。 “我在家门口给自己打工,发展杉树120亩,平日里就是带领家人松土、除草等,活路轻松,再过两年,定会有大收益。”48岁的崩山村农民陈金刚笑着说。 “产业发展既助农民就业增收,还助崩山村集体经济增长。”崩山村副主任柯愈礼指着山坡上的光伏说:“过去的荒坡,已成为55兆瓦光伏项目,年纯收入6万元,收益可支付村保洁员、防火护林员等公益岗位工资。另外,松杉、油茶、石榴、果园和禽畜养殖等12个产业直接帮助39户脱贫农民增收。” 今年春,崩山村原支书柯贤龙被招考为国家干部,洋港镇党委按村党员群众意愿,向阳新县组织部门请求,将阳新县政协原经济委主任柯尊登“拉回”家乡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年近花甲的柯尊登,1980年应征入伍,转业后在乡镇工作多年,曾担任过武装部长、副乡长、副书记。政治觉悟高、大公无私、思路开阔、勇于进取、不计得失的柯尊登服从组织,毅然回村挑重担,成为乡村振兴路上的“领头雁”,一门心事扑在乡村振兴工作上,努力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柯尊登带领崩山村两委一班人,“接棒”推进“人居环境整治、装扮美丽庭院、完善基础设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力补齐路、水、电、网及“塘库堰渠沟”水利等农村基础设施,以及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整修、卫生室提档升级等管理服务方面的短板,不断推动乡村振兴,构建宜居宜业乡村,让老百姓感受到了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漫步崩山村,田园机耕路和村组道路阡陌交错如一张网,车辆可从每条路开到各家各户的家门口;满山的油茶花香随秋风袭来,沁人心脾。夕阳西下,夜色弥漫,田野空旷静寂,崩山村村路上140盏太阳能路灯“唰”地全亮了,照得村庄水泥路面雪亮。绿化道路和村庄的红叶石楠、桂花、玉兰、紫薇、山茶等花木映衬下,崩山村就像是一幅乡村画卷。 柯尊登表示,崩山村将进一步做好泥石流防护,减少危害,同时依托青山美溪资源,以农耕文化、休闲康养、生态旅游为目标,打造观光农业、农业体验采摘园、康养园,创建卜峰尖、鲫鱼寨和雷打缺登山步道,发展崩山水库安逸垂钓区、旅游观光农家乐、休闲渡假“大观园”,让崩山村一年四季都能成为游客的“打卡”地,从而给群众带来更幸福的生活。(通讯员黄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