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文化 交通 司法 消防 图片 视频 全国

湖北

旗下栏目: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上海 江苏 浙江

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入选作品《一周年+265天》将在京上演

来源:楚天传媒网 作者:熊源 阅读: 发布时间:2021-10-08
摘要:10月8日,记者了解到,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入选作品戏剧《一周年+265天》将于10月13、14日19:30-21:00在北京77剧场进行演出,继续全面展现武汉记忆。 2020年1月23日到2021年1月23日,武汉封城一周年,在举国上下的驰援中,从大难中奇迹般地复苏。由炭叹工作

10月8日,记者了解到,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入选作品——戏剧《一周年+265天》将于10月13、14日19:30-21:00在北京77剧场进行演出,继续全面展现武汉记忆。

2020年1月23日到2021年1月23日,武汉封城一周年,在举国上下的驰援中,从大难中奇迹般地复苏。由炭叹工作室和“江湖戏班”戏剧工作室联合出品并成功推出了当代剧作品《一周年》,并于2021年1月23日在武汉首演。

“无论怎样,我们都应该记住那些面对疫情逆行的人们,更应该回到2020年1月23日这个原点,去寻找人类疗愈自己的线索。”主创人说。

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入选作品《一周年+265天》将在京上演

2021年1月23日演出剧照

“本剧是一个不断‘生长’的作品,随着每次的演出时间点变化,将加入新的信息。”戏剧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虽然每次都从武汉启程,但会逐渐辐射到全球在疫情下的状况。于是,会有‘一周年+265天’‘两周年’‘三周年’……因此,‘武汉’将只是一个象征符号,引发这两年来整个人类生活的改变——我们还能回到2020年之前的世界吗?我们该何去何从?”

据悉,本次演出的《一周年+265天》在“后戏剧剧场”的范畴内融合了行为艺术;在观演关系上,创造沉浸式互动体验;在空间和媒介设计上融合大型装置和影像艺术。

该作品由“隔离”“穿越”“合一”“互动”四大部分构成。

“隔离”介绍了四组人物分别在四个房间里,各自重复过着看似不相干,却有千丝万缕联系的生活。人物的表演大多取自演员的真实隔离体验,用并非“一线”的、微不足道的生活点滴,勾勒一个个普通人的心境,编织成这一年的时空形状,折射出在浩劫之中的世界景象;“穿越”则是在某些时间点,利用光、声音、影像和道具让这四组人物产生了关联性情节;“合一”指的是四个空间合为一个整体,整个场域就成为了一个超现实的宇宙。在这里,所有的表演都是象征性的——有新的角色、甚至观众会突然闯入,甚至还有或荒诞、疯狂的歌舞;“互动”环节,演员会引导观众参与一些互动的行为和情境。演出结束后,这个空间装置也将持续存在一段时间,邀请观众一起完成一场即兴的疗愈仪式。

主创人表示,有幸能将这个关于武汉的作品带到首都,在戏剧界的旗帜之一——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演出,“当武汉故事面对全国的观众,我们希望这个作品不仅是纪念,而更能成为一个与全国、乃至世界产生交流的一个‘记忆发生器’”。

据了解,该剧导演炭叹是一名跨媒介艺术家,硕士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与美国加州艺术学院实验影像合作班,博士在读于比利时根特大学表演艺术与媒介研究中心,现任湖北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专业副教授。

自2013年以来她致力于创作参与式(Participatory)、沉浸式(Immersive)、特定场域(Site-specific)的剧场或行为艺术作品,频繁在国内外重要的戏剧节和艺术活动上演出,如∶2019纽约创新中国文化节之中国先锋戏剧节(美国)、2019首届山东齐长城乡村艺术节等。(记者胡毅、通讯员龙淼渊、施鹏)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文化 | 交通 | 司法 | 消防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8441号
京ICP备202004895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098号
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国务院侨办39号院1号楼)
http://www.cpnews.org.cn & http://www.cpnews.net.cn
Copyright 2022©中国警讯 版权所有 承办:北京新舆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010-80699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