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十堰竹山县民警为了找一个人竟然如此“下力”:反复申请微信好友打电话、发短信通过家属“曲线救国”、七八位同事轮番上阵助力……前后历时5个月终于打动了对方,并主动添加了该民警为微信好友。 首战失利:狂打“法律牌”后,我被拉黑了
我叫王胜,是竹山县公安局秦古派出所的反诈民警。我们所反诈这块工作一直是我带头在做,我也喜欢做,因为我觉得防范新型网络诈骗犯罪是一项民生福祉工程。
接到指令当天,我与张旺户籍所在地竖旗村干部通了电话,了解到张旺家于十几年前搬到竹溪县水坪镇,是空挂户,父子三人都在外务工,但村里登记有张旺联系电话。我拨通了张旺的手机号码,经过身份确认和自我介绍,首次沟通还是很顺畅的。 3月29日8时,电话终于打通了。他说自己做的是正经生意并不是搞电信诈骗犯罪,并很不耐烦地挂了电话。 4月1日一早,我再三告知他偷越国境就是违法行为甚至可能是犯罪行为,他才知晓法律后果,答应先把日化商店处理完再回国配合调查。听他语气诚恳,我焦灼的内心还泛起了一些成就感。 闲暇之时,我就把从“国家反诈中心”APP上浏览到的“断卡”行动、境外抓捕电诈犯罪嫌疑人的视频有针对性地转发给他,希望以此强化劝返效果。 4月8日20时51分,我将“两高一部”关于敦促跨境赌博等相关犯罪嫌疑人投案自首的公告转发给张旺时,发现对方微信竟显示红色感叹号——他把我拉黑了,打电话也不接。我发动所里七八个年轻人轮流拨打张旺电话,都被拒接,劝返工作一时陷入僵局。 峰回路转:打“亲情牌”更有效果于是我转换了思路,深入调查张旺的家庭背景、社会关系,对张旺的关系人逐一进行劝导,希望他们能发挥正面作用。 4月22日10时11分,张旺重新通过了我的微信好友验证请求。我欣喜地发消息过去,却又是红色感叹号——我又被他删了。 4月25日,我拨通了张旺父亲的电话,老爷子还是比较支持我们的工作,但表示跟他儿子很久没联系了,一旦取得联系后就会劝他回来。 我与张父联系后,老爷子同意帮忙劝返。4月29日,张旺父亲回电话,说儿子目前在缅甸做的是合法合规的生意,暂时不愿意回国。只不过,张父口中的儿子,从日化服装店老板变成了外卖小哥。
我又建议老爷子,让他假称自己生病了需要照料,老爷子满口答应。我心里已经开始预想起张旺回乡看望父亲的圆满结局——这张“亲情牌”打出去,总该能收到效果吧?结果却是出人意料的。
5月中下旬,我不时用手机将节选的描述缅北滞留人员经历的一些文章通过短信发送给张旺,并通过电话联系张旺的弟弟张小旺(化名),一来二去的,张小旺也承诺会联系张旺,并协助我们劝返。 在得不到张旺回应的情况下,我把情况给所领导和局反诈中心领导汇报了,并展示了我留存的联系劝返工作痕迹,包括电话、微信、短信等记录截图,领导鼓励宽慰我并让我继续跟踪劝返。 柳暗花明:我“朝思暮想”的他终于回来了
可过了没几天,张旺的电话停机了,还又把我的微信拉黑了。大概在8月初的时候,一个微信昵称叫“张帅”的人申请添加我为好友,我一开始并不知道他是张旺,所以没有同意。随后我便接到张小旺的电话,他告诉我,“张帅”就是张旺,已经从缅甸邦康勐阿口岸入境,主动联系公安机关接受处罚。我随即同意了“张帅”
原来,张旺7月初 最终,张旺于8月21日返回竹山秦古镇家中。居家隔离结束后,我们才又开始了调查和讯问工作。 历时5个月的劝返大功告成,我朝思暮想的张旺终于回来了,压在我心里的那块石头也总算能放下了。 这次劝返,既是结束,也是新的开始。因为,反诈一直在路上!
(来源:平安竹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