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民族歌剧《天使日记》将于10月17日、18日在武汉市琴台大剧院首演。
讲述白衣天使的热血战"疫" 歌剧《天使日记》以小视角展现大情怀,塑造了以"兰之念""方医生""黄鹤"等为代表的曾为湖北抗疫舍生忘死、拼搏奉献的医护人员光辉形象,浓墨重彩地讴歌了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堪当重任的90后、00后医护群体,真实反映了白衣天使向死而生,逆行出征,把医院当战场、待病人如亲人的感人事迹,弘扬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 该剧将聚焦抗疫最前线的普通护士、医生和他们的亲人,以及最普通的患者、市民,用护士长兰之念的战"疫"日记串联剧情。同时,该剧还将刻画兰之念、黄鹤、方医生、夏雨、小婉、小伟、黄老先生等医护人员,忠于职守、逆行而上,战胜对未知病毒的恐惧,克服来自亲人和家庭的种种困难,冒着被感染的生命危险,与病毒较量、与死神搏斗,奋战数月、甚至牺牲,换来患者的重生,以自己的身躯构筑成阻断疫情蔓延的防线……最终,武汉市民迎来了三镇的"重启"。 全国一流艺术家倾心之作 歌剧《天使日记》主创团队汇集了来自中国舞台艺术领域的一流艺术家。 编剧王勇(笔名:咏之),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一级编剧,曾创作出演人偶剧《鹿回头》、话剧《国之大臣》、儿童剧《飞啊飞》、歌剧《呦呦鹿鸣》《星海》《红船》、舞剧《红高粱》、戏曲《英子》《项羽》《人民英雄纪念碑》等二十余部舞台剧作品,多次获得"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文华大奖""文华剧作奖"、蝉联"曹禺剧本奖"等奖项。 曾创作《同一首歌》《今夜无眠》《中国进行曲》以及《新闻联播》片头曲等家喻户晓的歌曲的著名作曲家、国家一级作曲孟卫东担任作曲。他作曲的歌剧《红河谷》获"文华大奖"、《呦呦鹿鸣》获"五个一工程"奖。 导演廖向红曾任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是著名戏剧导演,曾荣获"文华导演奖""五个一工程"奖等诸多奖项。近年来,廖向红致力于中国歌剧的探索与实践,导演了《运河谣》《方志敏》《呦呦鹿鸣》《爱莲说》《尘埃落定》《萧红》等10余部歌剧作品。 担纲首演指挥的指挥家、钢琴家王燕,任职上海音乐学院指挥系副主任,曾指挥《永不消逝的电波》《貂蝉》《高山流水》《青春之歌》《红船》《红流澎湃》等多部优秀歌剧作品。 此外,该剧舞美设计丁丁、灯光设计胡耀辉、人物造型设计刘红曼、多媒体设计胡天骥等,均是各自领域的翘楚。 据该剧主创团队表示,武汉抗疫一页,历史不能淡忘,应永远铭记;愿意通过全身心的创作,用让观众入耳入心的演唱,对得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对得起1000多万武汉市市民的忍耐和付出,对得起湖北省和武汉市54万医护人员的坚守和牺牲,对得起4万多援鄂医疗队员的赤诚和奉献。 湖北演艺工作者的使命担当 据了解,歌剧《天使日记》的创排,受到国家有关部委和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省文旅厅、湖北省文联的高度重视。有关领导表示,武汉市作为新冠肺炎疫情的重灾区,湖北省演艺集团适时推出抗疫题材歌剧《天使日记》,对于聚人心、鼓斗志具有重要意义,体现了国有文化企业的使命担当。 目前,该剧已进入紧张的戏剧排练阶段,距离10月首演时间紧迫。湖北省歌剧舞剧院作为中国民族歌剧的高地,创造了经典歌剧《洪湖赤卫队》60年久演不衰的甲子辉煌;此次排演《天使日记》,剧组全体人员始终慎终如始,加班加点,争分多秒。 据承担本次演出具体组织工作的湖北省演艺集团推广中心负责人介绍,依照75%最大上座率的疫情防控政策,《天使日记》在琴台大剧院的两场首演总票数仅有2000余张,其中,将向曾战斗在抗疫一线的医护工作者等赠送部分门票,仅有少量门票对外发售。(记者胡毅、通讯员梅鹏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