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楚天都市报记者叶文波7月13日报道,"都蛮软和,我们喜欢吃!"7月12日中午,79岁的武汉市天兴洲居民曾祥鑫来到武汉市洪山区和平街街道口小学东方雅园分校食堂,他的午餐有3个菜:汽水肉、冬瓜肉片和豆腐。
老人们正在下象棋
长江汉口站水位持续上涨,武汉天兴洲居民全部安全转移。作为汛期紧急转移到集中安置点的居民,曾祥鑫渐渐适应了这里的生活,头发剪了,领到了衣服和拖鞋。8位老人住一间教室,常用生活用品和口罩等防疫物资一应俱全,闲暇之余大家可以一起下下象棋、打打扑克,安置点还有医生、护士驻点。几天前,老人的子女们前来来探望后,也都放下心来。 入梅以来,武汉遭遇多轮强降雨。为确保安全,部分地区采取集中安置与分散安置相结合方式,紧急转移受灾群众。武汉市应急管理局加强对转移安置工作的统筹协调,及时制发相关通知和指导意见,进一步规范转移安置工作,要求在紧急转移安置过程中,把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做细做实各项工作,最大限度减少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社会稳定。
集中就餐
根据要求,武汉市各区必须提前制定紧急转移安置应急预案,具体工作明确到人,做到职责明确、分工合理;要扎实做好各项基础性工作,坚持"安全第一",科学合理选择集中安置点,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就近选址,便于群众就近转移安置;转移前要提前踏勘转移路线,提前做好入户宣传、转移人员登记、转移车辆准备等工作,确保"不漏一人"。 武汉市应急管理局要求,要加强集中安置点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切实做到"六有":有饭吃、有衣穿、有临时安全住所、有干净水喝、有病能及时医治、有网络通讯信号。要统筹做好转移安置和疫情防控工作,及时开展环境消杀,加强对群众健康状况的监测,保障食品安全,规范救灾物资发放和管理,真正让受灾群众吃得放心、住得安心、出行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