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文化 交通 司法 消防 图片 视频 全国

湖北

旗下栏目: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上海 江苏 浙江

2019年国家艺术基金“玉石巧色雕刻人才培养项目结项展”在汉举办

来源:楚天传媒 作者:熊源 阅读: 发布时间:2019-10-23
摘要:玉石雕刻作品的价值不能仅以材料来论,关键是巧妙运用颜色进行创作,通过奇思妙想来化腐朽为神奇。湖北工业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黄雄告诉记者。 10月19日,湖北工业大学主办的2019年国家艺术基金玉石巧色雕刻人才培养项目结项展览在湖北省图书馆一楼举办。30组参

“玉石雕刻作品的价值不能仅以材料来论,关键是巧妙运用颜色进行创作,通过奇思妙想来‘化腐朽为神奇’。”湖北工业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黄雄告诉记者。

10月19日,湖北工业大学主办的2019年国家艺术基金“玉石巧色雕刻人才培养项目结项展览”在湖北省图书馆一楼举办。30组参展作品是来自全国16个省市的30位学员经过理论学习、考察交流、实践创作等系统培训,历时4个月创作完成的。

2019年国家艺术基金“玉石巧色雕刻人才培养项目结项展”在汉举办

开幕仪式

致公党中央宣传部副部长钱叶用、湖北工业大学党委常委、校长助理鄢烈洲、湖北省美术院院长肖丰、致公党湖北省委专职副主委宋清龙以及近百位文艺界人士出席了本次展览开幕式。

2019年国家艺术基金“玉石巧色雕刻人才培养项目结项展”在汉举办

黄雄介绍作品

鄢烈洲在致辞中表示,玉石巧色雕刻人才培养项目的成功实施在提升青年艺术人才对玉石巧色雕刻的创作能力的同时也促进了我国玉石巧色雕刻的新发展。

黄雄是国家艺术基金“玉石巧色雕刻人才培养项目”负责人,他告诉记者,玉石巧色雕刻,是利用每块玉石独有的颜色或花纹来创作的一种手法,其作品具有独特性和不可复制的特点,同时这也是高端玉石雕刻常用的技法,有着无穷的趣味性以及艺术感染力,是衡量玉工巧拙的重要标尺。

展厅里,记者看到,和田玉、金丝玉、独山玉、玛瑙等材质雕刻的玉器作品大小不同,各具特色,既有装饰件,也有把玩件,吸引了很多人驻足观看拍照。

2019年国家艺术基金“玉石巧色雕刻人才培养项目结项展”在汉举办

展厅现场

来自湖北省工艺美术研究所的中级工艺美术师明承林是这次人才培训项目的学员,他的作品《贞观雄风》在展厅入口附近,这件作品在一块和田玉上展现了唐太宗李世民骑着心爱的骏马骁勇杀敌的场景。“这次培训对我帮助挺大,很多全国知名的专家来为我们授课,在创作理论和思路上给了我很大启发”。

“全国微雕第一人”史立峰就是这次培训项目的授课专家之一,“这届学员的作品都很不错。”随后他指着展厅里学员徐卓的作品讲解道,“这件作品玉石材料最上面的一点黄色就处理得非常妙,让我印象深刻,作者将下面面积较大的白色玉石部分雕刻成蛋壳,这一点黄色则被作者雕刻成破壳将出的小鸟脑袋。”

2019年国家艺术基金“玉石巧色雕刻人才培养项目结项展”在汉举办

徐卓作品局部

据黄雄介绍,这次项目从全国150多位报名者中遴选出30名优秀学员,通过长期在创作和研究一线的多名中国工艺美术界和中国玉雕工艺界专家的言传身教,旨在弘扬大国工匠精神,培养一批能熟练掌握玉石巧色雕刻技能的高端人才。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10月23日。

责任编辑:熊源
分享: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文化 | 交通 | 司法 | 消防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8441号
京ICP备202004895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098号
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国务院侨办39号院1号楼)
http://www.cpnews.org.cn & http://www.cpnews.net.cn
Copyright 2022©中国警讯 版权所有 承办:北京新舆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010-80699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