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天靠蒸发、雨天靠冲刷,污水四溢已成记忆……”据新华社9月5日报道,湖北省宣恩县晓关侗族乡集镇居民,对新建起的乡污水处理厂伸出大拇指点赞,“封闭式治污,走到跟前都没有一点气味。” 连日来,宣恩县政府组织对晓关侗族乡、万寨乡和高罗镇等7家污水处理厂逐一进行运营验收,至此该县乡镇污水处理已实现全覆盖。 乡镇生活污水治理,是湖北省“十三五”期间四个“补短板工程”中的关键一块。宣恩是国家级贫困县,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乡镇短板效应尤为明显。 如何让贫困山区民生工程早日落地见效?宣恩县去年启动全县7个乡镇生活污水治理项目,总投资3.57亿元,涉及配套管网总长303.74公里。同时,探索采用PPP模式进行投资、建管与移交,也拉开了宣恩3P项目建设的序幕。 “宣恩污水治理项目区域内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5334户84138人,贫困人口占比28.1%,可以享受到扶贫贷款政策。”农发行恩施州分行负责人介绍,农发行系统上下主动作为,快捷高效地提供农村污水处理中长期扶贫贷款1.5亿元。 如今,宣恩县7家乡镇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能力7100吨,远期日处理能力可达到1.02万吨,稳定运营后将改善水质减少污染,美化人居环境,提高集镇居民的健康水平等。(秦国文 向韦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