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紫荆新闻网记者 刘小浩 武汉报道)2019年1月22日上午,记者有幸在武昌红巷艺术城见到了著名收藏家、收藏品经纪人李险峰先生,并对他进行简短采访。在湖北省乃至国内外收藏界,提起李险峰这个名字,很多藏友都有所耳闻,一是感概他多年来醉心于收藏的执着和专一,其丰富的收藏经历曾被省内外多家媒体报道。二是认可他求真务实的收藏态度和对藏品真伪鉴别所具有的独特敏锐的鉴赏能力。![]()
李险峰老师
改革开放初期,艺术品收藏氛围和市场在中国大陆地区方兴未艾,由于历史原因,市面上几乎没有赝品,他说,绝大多数人都不懂造纸和印刷工艺,可为什么你拿张假币大家仔细触摸和观察后几乎都能辨别呢?因为大家每天都在接触真币啊。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为他的早期收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练就了他较高的鉴赏能力和敏锐的鉴别眼力。
![]()
元早期 青花花卉罐
李老师回忆大约在二十多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无意中结识了几位古陶瓷收藏爱好者,他被中国古代陶瓷丰富的历史内涵和艺术魅力深深的吸引,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每逢节假日都会流连于古玩旧货市场,认真学习,细心揣摩,以藏会友并且乐此不疲。![]()
清早期 五彩梅瓶
回顾自己的收藏之路,李老师总结了以下几条心得,一是要坚持求真务实的收藏态度。不可能遍地都是国宝让你去捡漏,玩收藏首先玩的是传统文化,想一夜暴富的人最好不要涉足收藏领域。二是不可按图索骥,很多藏友看过几本收藏资料就敢在市场上下手买藏品了,结果是越买越假,越买越糊涂。殊不知制作赝品的人看书比你看得还仔细,他按书上说的做,正是吸引你按书上说的买,最终是肥了造假者,凉了藏者心。三是不可轻信江湖传说,很多藏品都有所谓的故事,不是祖传几代就是出土文物,要不就是海外回流或者是大拍卖会所购。面对一件藏品,绝对不能先听故事,否则一定会干扰你冷静客观的鉴别心态,从而轻易作出错误判断。![]()
清早期 哥釉赏瓶
李老师认为,收藏其实就是收藏文化,品味历史,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内涵和生活质量,鉴别眼力其实就是收藏过程中经验的积累和教训的总结。精神享受绝对要放在经济受益的前面,只有这样的心态才会在这条路上越走越宽,越走越亮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