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文化 交通 司法 消防 图片 视频 全国

湖北

旗下栏目: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上海 江苏 浙江

古塔茶韵醉湖光 利川野猫水村非遗茶香“撞”出清凉盛夏

来源:本站 作者:湖北调研中心 阅读: 发布时间:2025-07-28
摘要:塔影摇波映碧湖,天光水色共澄明。7月25日傍晚,湖北省利川市迎峰度夏茶香惠享暨非遗产品(农产品)进村寨首站活动,在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利川市团堡镇野猫水村拉开序幕。活动如一缕清风拂过宜影湖畔,让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生态茶香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塔影摇波映碧湖,天光水色共澄明。7月25日傍晚,湖北省利川市“迎峰度夏·茶香惠享暨非遗产品(农产品)进村寨”首站活动,在“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利川市团堡镇野猫水村拉开序幕。活动如一缕清风拂过宜影湖畔,让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生态茶香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碰撞出动人火花。

活动现场

此次活动由湖北利川红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利川红集团”)和野猫水村联合举办,利川市政协与利川市文化和旅游局全程指导,300余名村民、“候鸟”与游客参与其中,在感受非遗文化魅力的同时,凝聚民族团结力量,为这个夏天增添了一份独特的清凉与活力。

茶香为媒 共赴清凉之约

炎炎夏日挡不住相聚的热情,民族情谊暖透了野猫水的每一个角落。夕阳西下,宜影广场人声鼎沸,霞光万丈,百年古塔下的茶席早已备好。竹制茶桌沿着青石板路蜿蜒铺开,身着土家盛装的姑娘们手捧茶器,将利川红茶叶投入盖碗。热水注入的瞬间,糖香与蜜香在空气中弥漫,引得围观的老人孩童纷纷探头。“在村寨里喝茶,连空气都是香的。”来自荆门的“候鸟”兼活动主持人李荆新品着利川红,望着远山赞叹。

活动现场

一缕茶香穿越古今。作为活动的“主角”,利川红茶叶从采摘到冲泡的全过程成了实景呈现。利川红集团的茶艺师们现场演示古法炒茶,铁锅与茶叶碰撞的沙沙声中,茶香愈发醇厚;茶艺师们带来耳目一新的现代冲泡技艺,水流在壶盏间流转,如行云流水般优雅。“‘冷后浑’是我们利川红的最大特色,茶汤凉了会泛起金圈,就像山里日出的朝阳。”茶艺师向围观者讲解时,夕阳恰好穿透云层,洒在茶汤上折射出琥珀色的光。

广场一侧的非遗产品展台上,利川红啤酒、“东航那杯茶”系列杯茶和利川红茶面条等多元化创新产品依次摆开。从传统饮品到茶香啤酒、养生杯茶、特色面条,利川红以品质为根、用户为轴、融合为翼,用创新不断增强品牌生命力,从一杯茶到一条产业链,书写着“茶+N”的无限可能。

广场另一侧的非遗产品展台上,土家织锦西兰卡普与利川红茶盒相映成趣。野猫水村年逾七旬的织锦老艺人指着“万字格”说:“这图案一格格连着,就像我们各民族的心如同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她身旁的年轻人正用直播设备记录这一幕,镜头里,茶席、织锦与远处的吊脚楼构成了一幅立体的民族风情画。

歌舞传情 共谱团结之歌

一杯清茶解暑气,一串歌声连民心。“喝你一口茶呀问你一句话,你的那个爹妈(噻)在家不在家?”随着浓郁地方特色的歌声响起,土家民歌《六口茶》拉开了演出序幕。身着土家盛装的姑娘与小伙载歌载舞,用一问一答的灵动曲调讲述着土家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观众跟着节奏拍手,当唱到“你喝茶就喝茶呀哪来这多话,眼前这个妹子(噻)今年一十八”时,观众发出会心的笑声。

歌声里藏着山水故事,曲调中带着民族情怀。一曲《幺妹住在十三寨》让气氛愈发热烈,歌手身着银饰盛装,歌声婉转嘹亮,将土家儿女对家乡的热爱娓娓道来。舞台对面的大屏幕上,同步播放着利川十三寨的风光:吊脚楼依山而建,茶园沿坡而植,云雾缭绕间仿佛世外桃源。“这就是我们村的样子!”阳光土灶业主胡谋指着屏幕里的画面,骄傲地向游客介绍,“随着村里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到我们村避暑康养和吃传统美食‘刨汤’的人越来越多,我的生意也是一天比一天好。”

活动现场

“茶姑已变茶娘”“吻过茶香,我又背起行囊”……最令人沉醉的当数利川红茶艺展示《吻你茶香》。3位茶艺师化身茶林中的精灵,在悠扬的古琴声中完成“温器、置茶、醒茶、冲泡”等18道工序。她们的每一个动作都源自茶山劳作的灵感:提壶如摘茶尖,转腕似揉茶叶,收势若拢茶筐。当最后一道“敬茶”工序完成,她们将茶汤分送给前排的老人与孩童,指尖的温度透过茶杯传递,温暖了现场观众。

器乐合奏《喜洋洋》奏响时,广场成了欢乐的海洋。唢呐与二胡交织出明快的旋律,穿西装的年轻乐手与戴头巾的民间艺人同台演奏,传统与现代的音符在空气中跳跃。几位白发老人随着节奏打起拍子,孩童们则围着舞台追逐嬉戏,利川话、重庆话、武汉话、普通话在笑声中交融,汇成最动人的和声。

小小的桌子也能跳出大大的精彩。《星斗摇香》是一场创意十足的桌舞表演,小小的桌子上,舞姿与茶香巧妙融合,在轻快节奏中,展现非遗文化的创新与活力,带来别样精彩。

《毛主席的光辉》《太阳出来照四方》《阿瓦人民唱新歌》《浏阳河》《洗衣歌》……歌曲连唱再一次将活动推向高潮。不同的曲调,同样的深情,在歌声中传递民族团结心声。

文脉传承 共绘发展之图

“手腕要稳,就像咱们背背篓上山那样,发力在腰不在手。”在茶艺培训现场,利川红集团的高级茶艺师现场教学,从选茶、冲泡到品茶,手把手教大家感受非遗茶艺的门道。20余名村民围坐成圈,揣摩领会利川红茶艺的基本手法。学员中既有20多岁的返乡青年,也有年过六旬的茶农。

活动现场

“以前只会闷头种茶,哪知道泡茶还有这么多讲究。”50多岁的村民冉从美学得格外认真,笔记本上记满了“水温85℃”“冲泡时间30秒”等要点。他说自家有茶园,学会茶艺就能给来给住自家民宿的游客泡茶讲解,“既能卖茶,又能讲土家故事,一举多得,几好哟。”培训结束后,学员们互相敬茶,茶汤里倒映着一张张笑意盈盈的脸。

茶香未尽,舞步已起。随着欢快的旋律响起,踏着“单摆”“双摆”和“回旋摆”的节奏,演员们欢快地表演摆手舞《云里土家》,通过“顺拐、屈膝、颤动、下沉”等动作,把古老的土家族“狩猎、农事、军事、生活”等内容表现得淋漓尽致。现场观众也兴奋地跟着跳起来,土家汉子的粗犷、苗族姑娘的灵动、汉族小伙的热情,在摆手舞中融为一体。8岁的土家族男孩冉昆鹏被汉族“候鸟”爷爷吴茂辉牵着跳,脚步有些踉跄,但一招一式逗人喜爱。“奶奶说,摆手舞是土家祖先传下来的,土家人都要会跳。”冉昆鹏说这话时笑得格外灿烂。

主题活动中,除非遗与茶香的碰撞,还穿插进行利川红知识有奖竞答和“婆婆嘴”安全讲堂。团堡派出所干警与现场群众在互动中学知识、强意识,让主题活动更加充实。

“一杯利川红,泡的是山水灵气;一场非遗宴,聚的是民族深情。”活动尾声,利川市政协相关负责人在百年古塔宜影塔下感慨。远处的金子山在暮色中若隐若现,山间的茶香与歌声仿佛仍在回荡。这场夏日里的文化盛宴,不仅让非遗技艺在村寨里焕发新生,更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如茶香般,悄然浸润在每个人的心田。

活动现场

夜色渐浓,宜影广场的灯光次第亮起。村民与游客仍在茶席旁闲话家常,土家织锦的纹样在灯光下流转,利川红的余香在唇齿间回味。这方山水间,茶香、歌韵与民心交织成诗,书写着少数民族村寨里的幸福篇章,也预示着一个茶香更浓、文脉更盛、民族团结之花愈发绚烂的明天。(通讯员王芳、吴晓、朱世坤)塔影摇波映碧湖,天光水色共澄明。7月25日傍晚,湖北省利川市“迎峰度夏·茶香惠享暨非遗产品(农产品)进村寨”首站活动,在“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利川市团堡镇野猫水村拉开序幕。活动如一缕清风拂过宜影湖畔,让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生态茶香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碰撞出动人火花。

活动现场

此次活动由湖北利川红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利川红集团”)和野猫水村联合举办,利川市政协与利川市文化和旅游局全程指导,300余名村民、“候鸟”与游客参与其中,在感受非遗文化魅力的同时,凝聚民族团结力量,为这个夏天增添了一份独特的清凉与活力。

茶香为媒 共赴清凉之约

炎炎夏日挡不住相聚的热情,民族情谊暖透了野猫水的每一个角落。夕阳西下,宜影广场人声鼎沸,霞光万丈,百年古塔下的茶席早已备好。竹制茶桌沿着青石板路蜿蜒铺开,身着土家盛装的姑娘们手捧茶器,将利川红茶叶投入盖碗。热水注入的瞬间,糖香与蜜香在空气中弥漫,引得围观的老人孩童纷纷探头。“在村寨里喝茶,连空气都是香的。”来自荆门的“候鸟”兼活动主持人李荆新品着利川红,望着远山赞叹。

活动现场

一缕茶香穿越古今。作为活动的“主角”,利川红茶叶从采摘到冲泡的全过程成了实景呈现。利川红集团的茶艺师们现场演示古法炒茶,铁锅与茶叶碰撞的沙沙声中,茶香愈发醇厚;茶艺师们带来耳目一新的现代冲泡技艺,水流在壶盏间流转,如行云流水般优雅。“‘冷后浑’是我们利川红的最大特色,茶汤凉了会泛起金圈,就像山里日出的朝阳。”茶艺师向围观者讲解时,夕阳恰好穿透云层,洒在茶汤上折射出琥珀色的光。

广场一侧的非遗产品展台上,利川红啤酒、“东航那杯茶”系列杯茶和利川红茶面条等多元化创新产品依次摆开。从传统饮品到茶香啤酒、养生杯茶、特色面条,利川红以品质为根、用户为轴、融合为翼,用创新不断增强品牌生命力,从一杯茶到一条产业链,书写着“茶+N”的无限可能。

广场另一侧的非遗产品展台上,土家织锦西兰卡普与利川红茶盒相映成趣。野猫水村年逾七旬的织锦老艺人指着“万字格”说:“这图案一格格连着,就像我们各民族的心如同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她身旁的年轻人正用直播设备记录这一幕,镜头里,茶席、织锦与远处的吊脚楼构成了一幅立体的民族风情画。

歌舞传情 共谱团结之歌

一杯清茶解暑气,一串歌声连民心。“喝你一口茶呀问你一句话,你的那个爹妈(噻)在家不在家?”随着浓郁地方特色的歌声响起,土家民歌《六口茶》拉开了演出序幕。身着土家盛装的姑娘与小伙载歌载舞,用一问一答的灵动曲调讲述着土家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观众跟着节奏拍手,当唱到“你喝茶就喝茶呀哪来这多话,眼前这个妹子(噻)今年一十八”时,观众发出会心的笑声。

歌声里藏着山水故事,曲调中带着民族情怀。一曲《幺妹住在十三寨》让气氛愈发热烈,歌手身着银饰盛装,歌声婉转嘹亮,将土家儿女对家乡的热爱娓娓道来。舞台对面的大屏幕上,同步播放着利川十三寨的风光:吊脚楼依山而建,茶园沿坡而植,云雾缭绕间仿佛世外桃源。“这就是我们村的样子!”阳光土灶业主胡谋指着屏幕里的画面,骄傲地向游客介绍,“随着村里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到我们村避暑康养和吃传统美食‘刨汤’的人越来越多,我的生意也是一天比一天好。”

活动现场

“茶姑已变茶娘”“吻过茶香,我又背起行囊”……最令人沉醉的当数利川红茶艺展示《吻你茶香》。3位茶艺师化身茶林中的精灵,在悠扬的古琴声中完成“温器、置茶、醒茶、冲泡”等18道工序。她们的每一个动作都源自茶山劳作的灵感:提壶如摘茶尖,转腕似揉茶叶,收势若拢茶筐。当最后一道“敬茶”工序完成,她们将茶汤分送给前排的老人与孩童,指尖的温度透过茶杯传递,温暖了现场观众。

器乐合奏《喜洋洋》奏响时,广场成了欢乐的海洋。唢呐与二胡交织出明快的旋律,穿西装的年轻乐手与戴头巾的民间艺人同台演奏,传统与现代的音符在空气中跳跃。几位白发老人随着节奏打起拍子,孩童们则围着舞台追逐嬉戏,利川话、重庆话、武汉话、普通话在笑声中交融,汇成最动人的和声。

小小的桌子也能跳出大大的精彩。《星斗摇香》是一场创意十足的桌舞表演,小小的桌子上,舞姿与茶香巧妙融合,在轻快节奏中,展现非遗文化的创新与活力,带来别样精彩。

《毛主席的光辉》《太阳出来照四方》《阿瓦人民唱新歌》《浏阳河》《洗衣歌》……歌曲连唱再一次将活动推向高潮。不同的曲调,同样的深情,在歌声中传递民族团结心声。

文脉传承 共绘发展之图

“手腕要稳,就像咱们背背篓上山那样,发力在腰不在手。”在茶艺培训现场,利川红集团的高级茶艺师现场教学,从选茶、冲泡到品茶,手把手教大家感受非遗茶艺的门道。20余名村民围坐成圈,揣摩领会利川红茶艺的基本手法。学员中既有20多岁的返乡青年,也有年过六旬的茶农。

活动现场

“以前只会闷头种茶,哪知道泡茶还有这么多讲究。”50多岁的村民冉从美学得格外认真,笔记本上记满了“水温85℃”“冲泡时间30秒”等要点。他说自家有茶园,学会茶艺就能给来给住自家民宿的游客泡茶讲解,“既能卖茶,又能讲土家故事,一举多得,几好哟。”培训结束后,学员们互相敬茶,茶汤里倒映着一张张笑意盈盈的脸。

茶香未尽,舞步已起。随着欢快的旋律响起,踏着“单摆”“双摆”和“回旋摆”的节奏,演员们欢快地表演摆手舞《云里土家》,通过“顺拐、屈膝、颤动、下沉”等动作,把古老的土家族“狩猎、农事、军事、生活”等内容表现得淋漓尽致。现场观众也兴奋地跟着跳起来,土家汉子的粗犷、苗族姑娘的灵动、汉族小伙的热情,在摆手舞中融为一体。8岁的土家族男孩冉昆鹏被汉族“候鸟”爷爷吴茂辉牵着跳,脚步有些踉跄,但一招一式逗人喜爱。“奶奶说,摆手舞是土家祖先传下来的,土家人都要会跳。”冉昆鹏说这话时笑得格外灿烂。

主题活动中,除非遗与茶香的碰撞,还穿插进行利川红知识有奖竞答和“婆婆嘴”安全讲堂。团堡派出所干警与现场群众在互动中学知识、强意识,让主题活动更加充实。

“一杯利川红,泡的是山水灵气;一场非遗宴,聚的是民族深情。”活动尾声,利川市政协相关负责人在百年古塔宜影塔下感慨。远处的金子山在暮色中若隐若现,山间的茶香与歌声仿佛仍在回荡。这场夏日里的文化盛宴,不仅让非遗技艺在村寨里焕发新生,更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如茶香般,悄然浸润在每个人的心田。

活动现场

夜色渐浓,宜影广场的灯光次第亮起。村民与游客仍在茶席旁闲话家常,土家织锦的纹样在灯光下流转,利川红的余香在唇齿间回味。这方山水间,茶香、歌韵与民心交织成诗,书写着少数民族村寨里的幸福篇章,也预示着一个茶香更浓、文脉更盛、民族团结之花愈发绚烂的明天。(通讯员王芳、吴晓、朱世坤)

责任编辑:湖北调研中心
分享: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文化 | 交通 | 司法 | 消防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8441号
京ICP备202004895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098号
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国务院侨办39号院1号楼)
http://www.cpnews.org.cn & http://www.cpnews.net.cn
Copyright 2022©中国警讯 版权所有 承办:北京新舆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监督投诉电话 400-861-8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