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省黄梅县城乡供水一体化长江取水工程进入冲刺阶段。作为黄梅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的重点民生工程,该项目通过创新工艺和科学调度,全力破解城区和周边乡镇供水难题,预计在2025年5月竣工投用后,将实现日均5万吨长江取水规模,惠及主城区及濯港、杉木等4个乡镇超50万居民,推动区域供水安全与品质“双提升”。
工程生态双推进 在黄梅县白湖村施工现场,100余名建设者正24小时轮班作业。顶管工作井内,液压设备安装紧锣密鼓;全长38公里的输水主干管已完成36公里铺设,取水泵船同步到岸组装,为全线通水奠定基础。 黄梅县龙翼水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翼水务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工程主体结构已完成90%,关键节点均超计划推进。 为最大限度减少对长江生态影响,该项目创新采用“沉井式取水头部”工艺,结合浮船取水设计,实现取水与生态保护双赢。 此外,该项目配套建设智能化水质监测系统,对原水浊度、微生物等7项指标实时监控,确保水质核心指标优于国家标准20%,让市民喝上更优质的长江水。 智慧供水惠城乡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黄梅县原有地下水与水库供水系统已趋饱和,季节性缺水、水质波动等问题频现。 长江取水工程投用后,将与垅坪水库水源形成互补联动,构建“双水源”保障体系,可抵御50年一遇旱情,彻底解决城区及周边乡镇水压不足、覆盖有限等难题。 黄梅县城乡供水一体化长江取水工程于2024年初启动,总投资约2.177亿元,是湖北省重点水利工程之一。项目建成后,将显著提升区域原水供应能力,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不仅要让长江水‘引得进’,还要‘蓄得住、送得出、用得好’。”龙翼水务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以长江取水工程为核心,推动从水源到龙头的全程智慧化管理,通过数字化监测、管网优化等举措,实现供水服务“最后一公里”的安全与高效。(通讯员韩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