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在宜昌市远安县河口派出所民警的调解下,河口乡落星村的邓先生与双坪村的曾先生两家长达一年多因山界划分产生的积怨终于化解,两人握手后向民警表示感谢。 据了解,今年以来,远安县公安局河口派出所以联村共建为基石,打破村级界限,大胆尝试联村共治机制,将全乡13个村居划分为3个片区,由13名民辅警和交管路长实行联村划片管辖,整合派出所的警力,走出了一条农村基层治理的新路子。辖区内治安警情、刑事案件、矛盾纠纷分别下降7.4%、25%和12.2%。 河口乡联村共治起源于今年年初红岩河流域形成的联村共建机制,该流域包含落星、双坪、刘青三个村,在前期成立了联村共建的大党委,涉及村民1429户、3602人。 该派出所依靠党建引领,推进警务融合,探索出联村共治一体化基层治理体系,同时,还将平安建设纳入红岩河流域村民日常积分制内容,所得积分由派出所包片的民辅警统计上报。 村民从事交通安全劝导、道路险情排查、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和治安义务巡逻等活动,均可以获得分值不等的积分,分值超过60分的村民可以在积分超市兑换生活日用品。大党委还将村民积分作为评选模范家庭、模范夫妻、文明卫生家庭的主要依据。 “积分制”的运行,调动了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使村民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村容村貌得到显著改善,平安建设得到有力推行。
民警和志愿者开展治安巡逻 红李山庄是河口乡种植大户,一千亩红李远销省内外。日常果园看管一直是山庄负责人吴红菊的一块心病。该派出所将“一村一警”的警力整合成片警,将河口乡落星、双坪、刘青三个村的治调委员、义务巡逻员编入联防巡逻队,以果园为重点区域,由民警带队,开展季节性治安巡逻和安全防范宣传,以区域联防的形式破解巡防难题。 南家的车挡了北家的门,东家的农户砍了西家的树……以往派出所时常会接到类似的报警。为及时化解这类矛盾纠纷,该派出所依托中心警务站,联动乡镇司法、政法办等部门,建立起融合治安联防、法治联建、矛盾联调、服务联动于一体的农村大治安联合体,通过建成流动调解室把工作平台延伸到田间地头和农户家中,及时、高效地为群众提供调解服务。 单打独斗,难成气候;握指成拳,行稳致远。该派出所聘请了180名农村老党员、老组长、老干部、老教师、老退伍军人等“五老”人员参与矛盾纠纷化解。今年以来,调解各类矛盾纠纷315起,其中历史性疑难纠纷5起。
联动联调化解矛盾纠纷 今年夏天,远安县开发的溶洞滑雪场吸引了众多省内外游客前来纳凉解暑。8月7日,湖北荆州的廖先生一家人驾车前往滑雪场,在经过落星村路段时与迎面的一辆摩托车发生剐蹭。片警黎开宇带领治调主任巡逻至此,仅用10分钟时间就疏通了道路,民警通过网上视频快处程序,对交通事故负主要责任的廖先生进行了不扣车、不扣证、不罚款处理。廖先生一家人开心地享受了一次夏季滑雪。 “秋收季节,乡亲们驾车一定要小心谨慎,不要超速行驶,不要酒后驾车。”今年52岁的余君明是河口派出所的一名农村交管路长,担负着双坪、河口等四个村范围的路况巡查、安全劝导和车辆检验提醒督促等工作。每天他都会驾驶警用摩托车在四个村转上一圈,巡查路况约为41公里,用摩托车上的小喇叭开展长达200分钟的安全宣传。
开展交通安全宣传 据悉,余君明主持的安全宣传屋场会共有23次,入户上门宣传326人次,深入到广场舞人群中开展安全宣传18次,累计发放宣传资料3800余份。在他的带领下,河口乡16支队伍的近300名志愿者义务加入安全宣传的行列,辖区群众的交通安全和反诈骗意识明显增强。 今年以来,河口乡没有发生一起网络电信诈骗案件,成为远安县唯一一个“无诈”乡镇,交通事故与去年同比下降了18.3%。 双坪村党支部书记黄桂芳表示,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到基层治理中来,村干部就能从繁杂的矛盾纠纷事务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抓好村级经济发展。(来源:远安县公安局 通讯员李开明、马世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