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武汉市东西湖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长青街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携手华中师范大学家庭教育专家,深入基层、社区给居民群众和家庭送来生动活泼的家庭教育课,用心用情呵护孩子们健康成长,为即将到来的“六一”国际儿童节送来一份家庭健康教育“厚礼”,深受基层和社区居民群众欢迎。
活动现场 在送课活动中,华中师范大学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专家王彩娥结合自己长期从事教育实践工作总结出的经验、研究成果,为社区居民群众讲解家庭教育对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重要性。她结合家庭教育的实际,从保证孩子在健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在孩子未成年前父母有管教的责任、要倾听孩子的声音、言传身教为孩子做榜样等方面,启发社区居民群众重视开展科学家庭教育。
活动现场 王彩娥结合实际案例表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的责任无人可以替代,孩子天生对家长有依赖感,家长给予孩子应有的教育、陪伴和关怀,孩子才会有安全感和被支持感,遇到问题会求助于家长。
王彩娥发言 针对家长教育孩子的误区,王彩娥告诫家长要平等地对待孩子,给他们发言权,倾听他们的声音,他们才会说出真实想法;凡是与孩子自己有关的事情,例如搬家转学、课外活动、参加考试比赛等,一定要先与孩子商量解释,哪怕不能完全听取孩子的意见,也要让他们觉得家长是征求了他们的看法。 “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榜样作用是巨大的。”王彩娥说,孩子的教养、兴趣、爱好等,多半来自生长环境的耳濡目染,父母、兄姐、亲友、师长、社会关系等都对孩子产生影响;除了家庭内的榜样,家长也要注意所交往的社会关系和常去的场合对孩子的影响,如果发现孩子误交损友,不要武断地阻止他们来往,而要首先了解情况,帮助孩子。 王彩娥还说,单纯的惩罚,尤其体罚,是非常负面和拙劣的家庭教育方式;从小被暴力处罚的孩子,很多长大之后也会有暴力倾向,因此不提倡使用体罚;但当孩子犯错时,也可以采用适当的方式做些处罚,惩罚的前提是,必须让孩子认识到做错了事,甘愿接受处罚,下不为例;惩罚方式也要合理。 “教育孩子从小了解道德和法律的界限。”王彩娥指出,家长做到这一点并不难,法治教育融汇在社会生活和学校教育之中,孩子从小就受到全方位熏陶,心中都有一道道德底线和法律底线,还往往会反过来影响家长。但是,家长也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遵纪守法的榜样。 针对现实生活中家长对孩子事事包办的现象,王彩娥认为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给孩子留出心理空间,不必处处围着孩子转;家长还应允许孩子一定程度上保有自己的隐私,有自己的主动权和决定权;家长对孩子的管教,应注重大的方面,注重原则性,而不是事无巨细,什么都管。 在送课活动现场,长青街华星社区居民陈曦、宋俊芬等在孩子家庭教育方面与华中师范大学家庭教育研究中心王彩娥等4名专家面对面进行了交流和沟通,专家们结合居民家庭教育的实际情况进行释疑解惑,并为居民们提供量身定制的家庭科学教育方案。(来源:武汉市东西湖区长青街关工委 通讯员张萍、陈亚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