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洪山,薪火“香”传。5月25日,首届2024华中斗香大会初赛在武汉徐东欧亚达古玩城三楼美术馆圆满举办。
活动现场 洪山区文联主席喻建设、洪山区非遗协会会长夏会勇、洪山区文旅局非遗中心主任陈清、湖北省群众艺术馆研究馆员朱林飞、行悟香学传统合香制作技艺传承人李香、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熊文飞、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讲师王适思等评委嘉宾出席此次活动,吸引了华中地区近百名选手参赛。
活动现场 斗香雅聚,寻千年非遗香韵 炉香乍热,烟云腾起,古代人认为此烟冉冉上升有上达天庭之意,是沟通人类和神佛的桥梁,至此香料的使用从上层社会到普通人家遍传开来。除去祭祀作用,而在上流社会,文人雅士中,有一种更文艺的品香方式,斗香也由此开始。 此次斗香大会,其独特之处在于它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比赛,更是一种集文化展示、互动娱乐于一体的心灵陶冶体验。参赛者通过品香、猜香、竞香等环节,体验斗香的乐趣,在芬芳香气中,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感受中国香文化的魅力。
活动现场 以香载道,于雅静中品香识香 燃一炉香、弹琴、吟诗,是古人文艺生活中常见的场景。此次斗香大会,以香为载体,通过精彩绝伦的香仪表演、古琴演奏和古典舞演绎,让嘉宾更易进入香之境界,赏鉴各色香品。 本次比赛分为少年组和成人组,共计六组,分两轮进行。在讲解完香文化的历史后,每组老师将挑选好的动物香料、矿物香料、木本香料、树脂香料、花果香料、根茎香料、草叶香料这七款香料中的甲香、朱砂、檀香、龙脑、丁香、甘松、藿香给选手们一一品闻,让他们感受不同香材的独特韵味,熟悉它们各自的香味特点。 猜香过程也非常有趣,在主香人带领下,现场的每个人都可以静下来,去品读每一款香中细微的层次变化。在这个环节中,每个参赛者要根据前面环节中闻香的记忆,迅速识别出香的名字,并在纸上迅速写出答案。 有的香品清新淡雅,适合表达宁静淡泊之情;有的香品浓郁芬芳,适合抒发激情澎湃之感。文人们在品香的过程中,将自己的情感与香品的特质相融合,通过香气的传递,与友人、知音共享心灵的触动。在这个过程中,香品就成为一种沟通媒介,成为一种情感载体,让文人们通过品香来感受彼此的内心世界,增进友谊,实现心灵上的共鸣。
活动现场 据了解,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品鉴各种香品,提升人们对香文化的理解和欣赏能力,打造具有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斗香品牌活动,让非遗文化保护成果惠及大众,激发市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让文化落地生活中,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以赛为媒,续写香文化传承 两轮比赛过后,大赛进行到了尾声,经过评委的认真筛选,此次初赛共计27人胜出,顺利晋级复赛。 说起参赛的契机,不少参赛者表示,因为日常生活中不太能接触到这些,日常在网络上刷到,感受到的也是十分有限,所以就想亲身来体验,零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而且当知道香文化是一种非遗文化之后,就更加坚定了自己来参赛的决心。
少年参赛组 少年组的汪子涵小朋友谈论起“香”来,可谓“头头是道”。不仅对比赛中用到的香料如数家珍,对香文化也是了解深刻。他笑着说,通过品香、斗香,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感受古人的情怀与追求,在香的陪伴下,仿佛可以与古人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非遗合香传承人李香 中华传统香文化,发展已有千年历史。弘扬传统,不只是守护一种技艺,而是传承一种生活。此次评委之一的行悟香学非遗馆传承人李香表示,因为在家人的影响下,从小对中药材有着深厚的感情。 她说,当时家中长辈告诉她,所有的香料都是中药,但是中国传统香文化,却出现了断层,出于对香的喜爱,便辗转各地,拜师学习,坚持数十年如一日进行全国性香文化的宣讲传承,并打造了华中区域专业性强,香文化学术性广的武汉行悟香学非遗传承馆,希望能够通过这个平台守护这一技艺,将中国香文化传承下去。
活动现场 据介绍,此次由武汉洪山区文化和旅游局指导,洪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行悟香学传统合香制作技艺传承馆主办,武汉行悟香学非遗传承馆、欧亚达古玩城承办的2024华中斗香大会,不仅为武汉市民们提供了一场独具一格的非遗文化活动体验,感受雅韵飘香的传统文化之美,也是为全国香行业专家学者、爱好者之间打造一个深化交流、扩大合作、共谋发展的重要平台,同时进一步助力城市历史建筑活化创新,擦亮文脉气质,点亮武汉城市历史人文地标。(通讯员香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