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于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的弥市镇上,每到饭点,张大爷和老伴就去幸福食堂就餐,营养健康有保障,省心又省钱;闲暇之余,蔡阿姨就约上合唱队的老伙计们到弥市广场练习在老年大学最新学会的舞蹈,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子女不在身边,刘奶奶便每天到双马村老年儿童快乐之家“打卡”,唠唠嗑,下下棋……一幅“夕阳无限好”的幸福画卷正在荆州市弥市镇徐徐铺展。 安心屋堂居住无碍 “咚咚咚……”这天上午10点,弥市镇龙华村村民代表邹应俊敲响了空巢老年人刘传文家的门:“叔,最近身体怎么样,生活上有什么需求随时跟我说……”刘传文是龙华村低保高龄老人,身体一直不好,龙华村将其列为重点关注对象,由村民代表定期入户巡访,帮助解决生活困难。 “要是能在厕所安装一个坐便器就好了。年龄越大,腿脚也越来越不方便,上厕所经常蹲不下去。”邹应俊一边和刘传文聊天,一边记录他的需求信息。回到村里后,邹应俊及时向村委会上报了刘传文的需求。借助荆州区居家养老适老化改造项目的机会,刘传文很快就能用上坐便器。 2024年以来,弥市镇按照“一户一策”原则,持续对困难老年人开展适老化改造,改造内容包含老年人家庭内部的通道、居室、厨房、卫生间、门槛等场所配备适老化设备、进行环境改造,以适应老年人当下的使用习惯和居家生活安全,截至目前,弥市镇共有144户老年人家庭正在进行适老化改造。
卫生间墙壁安装扶手 暖心食堂就餐无忧 临近中午,弥陀寺社区幸福食堂里饭菜飘香,前来就餐的老人们依次挑选着自己喜欢的饭菜,然后围桌而坐,边吃边话家长里短,其乐融融。 “在这里,不仅能吃到便宜美味的饭菜,还能交到谈得来的朋友。”王婆婆长年一个人生活,以往自己买菜做饭很是费力,自从有了幸福食堂,她再也不用为准备饭菜发愁了。在弥市镇,像王婆婆这样的空巢老人还有很多,为了解决老人吃饭难题,2021年,弥市镇积极争取到民政资金20万元,在弥陀寺社区打造幸福食堂,并引进专业餐饮市场主体,为老年人提供价廉物美、营养卫生的就餐服务。 “我们建了一个微信群,里面都是老人及其子女,老人有需要了,在群里发条消息,再远我们也会送到。”为进一步拓展幸福食堂的服务功能,弥陀寺社区整合包括社区、社会组织、社工、社会资源、社区自治组织在内的“五社”为老服务资源,为出行不便、生活困难的老年人,搭建志愿服务平台。除了送餐,志愿者还会为老年人打扫卫生、洗衣服,让老人既暖胃又暖心。小小的食堂,在便民惠民的同时,也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老人在幸福食堂用餐 舒心课堂乐学无止 老年食堂,让老人吃出幸福“食”光;老有所学,让老人生活丰富多彩。五月的弥市,天气晴朗,气候宜人。这天早上8点50分,蔡阿姨沿着熟悉的道路,步行10分钟,到达了宽敞明亮的老年大学。这里一楼是幸福食堂、社工站,二楼是老年儿童快乐之家、棋牌室、多功能娱乐室,三楼是老年大学舞蹈室、声乐室、书法室。9点,伴随铃声响起,蔡阿姨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开始上课...... 弥市镇积极探索“食堂+课堂”运营模式,统筹资源、融合阵地、共建共享,对原政府办公用建筑房间共1100多平方米进行改造,建成荆州市首所乡镇级老年大学。为充实师资力量,丰富课程内容,弥市镇老年大学广泛征集并充分利用社会教学资源,按需设课、按特色设课,建立“退休干部+民间艺人+志愿服务+在职教师”的教师队伍,开办“集中授课+短训班”相结合的群众满意课程。
老人们在老年大学舞蹈室排练 在这里,老人们既可以学习书画、舞蹈、歌唱、乐器等,充分满足他们的兴趣爱好;还可以展示自我,他们有时同台竞技、互相切磋,有时互相捧场,自娱自乐,大家其乐融融、共聚一堂。在这里,老年人不光学会了知识,更拓展了生活范围,愉悦了精神生活。 荆州市荆州区弥市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弥市镇将继续聚焦群众关切,以基层治理创新试验区工作为契机,不断创新养老服务模式,更好地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个性化、终身化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挖掘辖区资源,多方联动,为辖区老年群体办好民生实事,让老人晚年生活幸福满满。(来源:荆州市荆州区弥市镇 通讯员周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