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文化 交通 司法 消防 图片 视频 全国

湖北

旗下栏目: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上海 江苏 浙江

全国首个大口径低能耗零碳排放核能综合利用工业蒸汽管网工程运行

来源:本站 作者:湖北调研中心 阅读: 发布时间:2024-05-09
摘要:2024年5月1日,中国第一条超大口径、超低能耗、零碳排放的核能综合利用工业蒸汽管网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绿色供能工程正式通汽运行。 跨排淡河桁架 该工程由中国能建旗下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简称中南电力)作为总承包联合体牵头方承

2024年5月1日,中国第一条超大口径、超低能耗、零碳排放的核能综合利用工业蒸汽管网——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绿色供能工程正式通汽运行。

图片1.png

跨排淡河桁架

该工程由中国能建旗下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简称“中南电力”)作为总承包联合体牵头方承建,于2022年3月3日正式开工,2023年12月12日全线贯通, 2024年2月26日和3月25日分别进行了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热源、热网和热用户三方联合吹扫、调试,并于2024年4月28日启动试运行至2024年5月1日正式投运,共历时约26个月。

该工程管网沿线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情况复杂,沿途交叉穿(跨)越公路、铁路、河道、海域,管道路径涉及众多权属单位,工程实施过程中技术难点多、协调工作和手续办理繁杂。中南电力作为总承包项目部克服了众多设计、采购和施工难题,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优化设计、完善预制保温管生产工艺、破解装配式安装难题、协调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积极与各权属单位及规划、水利、航道、交通、海事等相关政府部门沟通协调。建设过程中,中南电力共组织了十多家权属单位和个人的协调工作,完成了二十多项专题论证。

图片2.png

跨张圩港河桁架

该工程以“双碳”目标为指引,积极探索开发核能蒸汽供热的重要成果。项目投运后,可以实现每年减少燃用标准煤40万吨,相应减少排放二氧化硫184吨、氮氧化物263吨、二氧化碳107万吨。

作为国内第一条超大口径、超低能耗、零碳排放的核能综合利用工业蒸汽管网,该项目为蒸汽供热行业树立了新的标杆,也将为供热行业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该工程建设创造了七项国内第一,国内第一条超大口径超长距离核能供热蒸汽管网;国内第一条可实现30年设计工作年限内介质平均温降不大于1.75摄氏度/千米的蒸汽供热管网(实际平均温降约1摄氏度/千米,行业平均温降约3至5摄氏度/千米);国内第一条直管、弯头、三通、补偿器等管道、管件、设备全部采用预制架空硬质保温结构,BIM技术设计、全过程预制装配安装;国内第一条管网在每千米设置温度、压力监测点,精确感知管网输送介质情况;国内第一条管网沿线设备供电采用风光互补供电,减少碳排放,助力生态环境建设;国内第一条在设计阶段就将去工业化设计理念充分融入,增加工业文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性;国内第一条全线建设在沿海滩涂、水塘上的蒸汽供热管网,全线采用桩基础。

图片3.png

连云区鱼塘段支架

在参建单位的共同努力下,该工程在规定的时间内实现了预定目标。建设过程中,中南电力市政与建筑工程公司充分发挥技术优势、积极创新,践行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服务理念,为地区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也为行业的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中南电力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工程的正式通汽运行标志着中南电力在市政工程领域取得又一里程碑式的突破,也标志着中南电力聚集和整合行业领军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打造出的全球领先“核能零碳工业供热系统解决方案”的圆满成功。(来源:中南电力设计院 通讯员卢柏春、薛军锋、范勇)


责任编辑:湖北调研中心
分享: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文化 | 交通 | 司法 | 消防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8441号
京ICP备202004895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098号
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国务院侨办39号院1号楼)
http://www.cpnews.org.cn & http://www.cpnews.net.cn
Copyright 2022©中国警讯 版权所有 承办:北京新舆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010-80699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