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全国迎峰度夏保供电的“尖峰时刻”,湖北宜城传来好消息。7月14日14点16分,湖北能源襄阳(宜城)2x1000兆瓦超超临界燃煤机组工程(以下简称“宜城火电项目”)1号机组168小时整套试运行圆满成功,这标志着该机组即将正式投产发电。 宜城火电项目由中国能建旗下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南院”)总承包,2021年8月18日正式开工,计划2023年完成双机投产。 作为“十四五”以来湖北开工建设的最大电源项目,待项目机组全部投产后,年设计发电量逾90亿千瓦时,在电力供应中发挥“稳定器”和“压舱石”的兜底保障作用,有效满足襄阳及鄂西北地区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助力湖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宜城电厂全景图 清洁高效 三大“首创”十大“亮点” 沿着麻安高速一路行至汉江东岸,远远便可望见对岸两个“粗胖”的冷却塔和一根“细瘦”的烟囱高高耸立,巨量的白色水蒸气从一号冷却塔顶喷薄而出。在蓝天、绿树和碧水的映衬下,占地100多公顷的宜城火电项目在生机勃勃的江汉平原上蔚为壮观。 走进项目施工现场,项目建筑、绿化工程正在收尾,2号机组的建设正紧锣密鼓地进行。 由于1号机组“168试运行”已顺利完成,项目总工周才洋的神色才终于略显轻松,他介绍,宜城火电项目设计标准高,性能指标先进,具有参数高、容量大、低排放的特点,该项目有三个首创:无油电厂、高效脱碳和塔池合一。 传统的电厂锅炉点火方式是燃油点火,而项目采用等离子点火装置,锅炉点火初期实现无油点火,避免了使用燃油点火造成的大气污染,消除烟囱“冒黑烟”问题,还降低了成本和减少了安全隐患。 锅炉区域 作为清洁高效先进节能的示范项目,宜城火电项目环保设施投资约16亿元,不仅建设烟气脱硝、除尘、脱硫装置,还采用了低能耗碳捕集工艺。该装置建成后每年可捕集消纳二氧化碳达5万吨。 工程还采用高位收水冷却塔,将两座4000立方米的工业废水池布置于1号冷却塔下,塔池合一,“不仅优化了系统工艺布置,还减少了工程占地,能为厂区腾出0.5公顷空地。”与周才洋同在一个办公室的项目总设计师胡皓笑着说。 除了三项首创,该项目还具有深度调峰、智慧水务、光伏发电等十大亮点,全厂实现大气污染物超净排放和废水零排,项目的设计供电煤耗、大气污染物排放指标均达到或优于国家标杆水平。 “新能源发电的短板是‘不可控’。在越来越多不稳定的新能源接入之后,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营提出了巨大挑战。”周才洋说,作为当前最经济、最可靠的调节电源,煤电机组责无旁贷承担了电力系统调峰重任,深度调峰是煤电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最主要举措。 身为资深电力专家,周才洋总能“深入浅出”,把专业的调峰问题解释得通俗易懂:“尖峰顶得上、低谷压得下。” 电不能大规模储存,发、用需要同步,在某一时刻区域用电需求量一定的前提下,新能源发电量大的时候,火力发电就要减少;如果遇到风小、枯水期或者阴雨天,新能源发电量减少,火力发电就要“顶上”。 胡皓说,宜城火电项目机组调峰深度可达80%,以1号机组为例,1000兆瓦的燃煤发电机组进行80%的深度调峰,功率从1000兆瓦变成了200兆瓦,机组负荷下降了800兆瓦。 “机组调峰前后数据的变化,反映了调峰的‘深度’。”她说,深度越大,调峰的难度也就越大。
安全高效 精细管理保驾护航 作为现代工业文明之花,火电项目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项目。在前期准备时间极其有限的条件下,如何实现高质量履约、打造精品工程的艰巨任务?秘诀就是精细管理。 面对时间紧、任务重、标准高的挑战,中南院坚持“项目管理价值最大化”目标导向,狠抓项目管理“334”工程建设,固“三基”,严“三全”,强“四化”,强基固本、苦练内功,在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上取得了显著成效。 中南院宜城火电项目的项目经理樊国祥于2021年项目开工时就来到宜城,熟知整个建设过程。他说,院里对这个项目高度重视,选派“精兵强将”,举全院之力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宜城项目领导班子合影 在项目建设期间,中南院强化制度建设,科学设置项目组织机构和职责,明确职责分工,同时,坚持促进项目发展和人才成长同频共振,全方位全过程提升员工综合素质。 同时,中南院不断在管理专业化、标准化、数字化和精细化方面下功夫,出新招,见实效。 中南院依托项目积极引进分包战略合作伙伴,将优秀的分包队伍纳入项目统一管理体系,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分包履约动态监管机制;推进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区域定格、网格定人、人员定责”,推动管理下沉到一线施工作业班组,确保项目安全可控。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南院不断推进设计与项目管理深度融合,深化设计与施工、采购协同管理,强化设计引领,助推设计部门加速从“设计意识向工程意识的转变”,进而确保工程建设高质量发展。 胡皓以打桩为例,以前设计师只会根据地质条件来设计各个区域的打桩数量、桩型,但这可能会导致各个区域桩型多样,增加施工机械和调度的复杂性,提升了施工难度和成本,而在宜城火电项目中,设计师从施工的便捷性、经济性、工期等方面综合考虑,统一桩型,有效地提升了施工的效率。 同时,设计管理的优化也减少了采购批次,加快建设进程,以前采购规范书都是由设计部门按照一定顺序提供,这次优化了设计流程,同步设计同步招标采购,加快了进度。 “施工最紧张的时候,设计部门有20多个工代在现场。”施工方中电建湖北电力建设有限公司项目部党支部书记、常务副总柳磊说,有问题能及时沟通解决,出图也很快。 在管理标准化建设方面,项目部严格执行“首件样板制”——“首件工程”是样板和标杆。这对统一项目施工技术标准、安装标准、工艺标准,提高工程的整体工艺水平,确保工程项目实体质量一次成优,发挥着“样板引路、示范引领”的作用,“这意味着开篇就是精品,全过程打造精品。”柳磊笑着说。 首件样板实例 “中南电力智慧工地平台”的运用也是宜城火电项目一大特色。平台充分结合了中南院在遥感地理信息、总承包项目管理、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三维设计方面的优势,通过摄像头、人脸识别、环境监控等技术,形成24小时、360度的监控“一张网”和展示工地重要信息的“一张图”,让画面和信息一目了然,有效提升了工地安全、管理和文明规范施工水平。 樊国祥笑着说,即使远在千里之外,领导也能通过电脑和手机“直击现场”。
融合生产 党建引领攻坚克难 除了管理上科学严谨、精益求精,党建引领是项目部创造奇迹的另一法宝。 开工以来,“建设精品工程,打造一流电厂”成为参建各方的共识。“工区大党建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项目党支部副书记、项目副经理吴沛东介绍。 最高峰时,项目现场10多家参建单位、4000多名施工人员、涉及十余个专业的技术队伍……“工区大党建就像纽带,充分凝聚合力,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在宜城项目部党员活动室的墙上,张贴着抗美援朝战场上特级英雄杨根思牺牲前发出的“三个不相信”的铮铮誓言:“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 项目建设中,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反复、极端天气、设备供货滞后等重重考验,中南院成立了党员先锋队,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确保“党建引领生产、党建融合生产、党建推进生产”。 开工没多久,历史罕见的暴雨就给项目部来了个“下马威”。 2021年8月11日晚上8点,宜城市下起倾盆大雨,日降雨量达到当地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大值,短短10小时,宜城火电厂施工现场降雨接近400毫米。 面对如此极端的天气,项目部始终坚守一线,迅速指挥开展各项应急处理工作。 “当时还处于土建阶段,现场已经汪洋一片,主厂房和锅炉区域的基坑大量进水,我下车后及膝的雨靴很快被雨水灌满了。”每每讲述起这段回忆,樊国祥的声音便有些许颤抖。 2021年8月项目现场遭受大雨 围管道、沟渠排水迅速畅通,将灾难造成的损失降到最小,实现了最短时间内复工复产。 宜城火电项目涉及供货厂家200多个,遍布全国甚至延伸海外。以前的项目招标采购工作通常每两个月1次,该项目招标采购工作频率陡增,每个月至少2次。 项目部和厂家的时间都被压缩得很紧。不仅如此,去年的全球疫情和区域限电也让采购工作叠加了更多不确定因素。 物资采管突击队带头人凌霄笑着说:“当时最怕接电话,一听到供应商因为疫情或缺电停产,我的心就揪了起来。”为此,凌霄安排专人前往厂家“催货”。 物资采管突击队员们冒着被感染的风险,深入工厂生产线了解实际情况,积极协调沟通,推动厂家尽快供货。 疫情不仅影响设备生产,也影响了运输。尽管每次运输都提前勘察地形、规划线路、与周边村庄和相关单位沟通协调,确保过程顺畅。但突如其来的“变量”总让运输过程一波三折。 去年极端天气影响导致汉江水位下降,船舶无法通航,四个400多吨的大件设备走水路运输,耽误了一个月时间才靠岸。 靠岸后又发现码头已是疫情封控区,项目部紧急与政府进行沟通协调,最终相关部门同意作业人员在防疫要求下开展工作。 由于宜城没有专用码头,而临时码头没有专门的卸船设备,只能采用人工拖绞卸船,这种卸船方式需要确保水位平缓。而当时汉江上游正开闸放水以便下游发电保民生,水位变化剧烈。 项目部再次多方协调,开辟了一个卸船作业的时间窗口,“当时大家争分夺秒,两天干完了平常五天的活。” 此外,项目党支部与中南院安工采购党支部开展“联学联建、融合融通”活动,围绕项目推进过程中的痛点、难点、焦点问题,互学互鉴,共克难关。 工作苦、工作难,但党员们不言苦、不畏难,倾力实干,勇敢前行,激励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刚来项目时,樊国祥的孩子才三个月大。今年端午节,樊国祥一家人在宜城团聚,和“长大”的项目“合了影”,“当时突然有一种强烈的感觉,我有两个在不同空间共同成长的孩子”。 项目经理樊国祥与孩子在宜城项目合影 如今,电厂内,1号机组火力全开迎“烤”验,2号机组建设进入冲刺阶段。电厂外,广袤的江汉平原满眼绿意,生机盎然,水稻、玉米长势喜人,在不久的秋天,在收获的季节,这里又会传来新的消息。(来源:中南电力设计院 通讯员雷婷) 宜城项目鸟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