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捐的2000元钱”“这是我们家的一点心意”……11月28日,在宜昌市远安县鸣凤镇凤山社区服务大厅,7名居民围住社区会计,主动捐钱,用来拓宽出行道路,当天上午,凤山社区共收到爱心捐款1.4万元。
凤山居民自发捐款 今年73岁的大爷向性涛是捐款人员中岁数最大、最早来社区捐款的人,据了解,他家住在凤山沟巷路,该道路有一处600米的路段较为狭窄,存在陡坡和急弯,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听说社区扩建道路还有资金缺口,一家人商量后拿出2000元。捐款当天,儿子要去上班,专门叮嘱向大爷早点到社区捐款。 “有钱出现,有力出力,共同建设我们美好家园。”在今年夏季的凤山社区“屋场议事”会上,55岁的大嫂程贤珍针对社区4处背街小巷改造工程,向居民们发出了倡议。每天早上7点钟,她准时将自家的桌椅搬到施工工地,并为工人师傅们泡好一壶解暑茶。在她的带动下,常训珍等5位居民不仅端出了自家茶水,还拿出遮阳伞,搭建临时纳凉棚,供工人师傅喝茶乘凉。 凤山社区“蓝天超市”经营者李建琴先后10多次组织超市员工将矿泉水捐送到施工工地。施工队长赵师傅感慨地说:“凤山人好景美,我们有使不完的劲,保证改造工程年底交付使用。” 凤山社区是由原凤山村和临沮大道居委会合并而成,至今李家冲还保留着40多亩农田,由13户农家耕种。由于机耕道狭窄,今年夏天干旱时,大型农业机械不能进入田间灌溉;稻谷成熟时,农业机械不能收割,这条路成了13户居民的堵心事。后来社区将“屋场议事”会搬到田间地头,居民们纷纷让出自家的山林、田地,用来拓宽机耕道,在今年冬播之前,一条新建的近4米宽的机耕道建成,也打通了居民们的心结。
机耕改造道施工现场 “从以前的漠不关心,到现在主动参与,社区治理模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如今,山水环绕,环境优美,整洁有序,设施齐全,共建共治已成为凤山社区的真实写照,该社区在获得“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荣誉后,今年又获得“宜昌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先进集体”荣誉,乡村发展劲头更足了。(通讯员明哲、张凤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