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现代服务业领军人才、阳新县优秀新闻工作者、阳新县优秀共青团干部、阳新县网信工作先进个人、阳新县公安局特邀监督员……一个个荣誉称号,彰显了王燕飞优秀的个人素养。 阳新县委宣传部负责人指导工作 今年39岁的王燕飞,是湖北省区域互联网联盟常务理事、黄石市网络新媒体协会副秘书长,阳新县网络新媒体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王燕飞爱好写作,读书期间,经常发表作品;踏入社会后,成为了《阳新报》的一名记者。 当时,《阳新报》的记者月工资只有300元。尽管生活困难,但王燕飞仍奔走在阳新的山水之间,写出了一篇篇脍炙人口、深受读者喜爱的新闻作品。 2003年,因国家相关政策,《阳新报》停刊。即使王燕飞非常热爱新闻事业,却不得不下岗。 下岗后,出于传递阳新“好声音”、讲出阳新“好故事”的初心,以及用新闻工作推动阳新发展的责任感,王燕飞选择了网络新闻传播这份事业,笔耕不辍,直至如今。 当时,阳新引进互联网不久,会电脑并利用互联网传播阳新“声音”的人很少。在互联网上,刚发的文章,不久后就能登上全国各大网站。王燕飞敏锐地感知到,互联网是一个神奇且大有可为的地方。 王燕飞拍摄新闻照片 那时,王燕飞就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建一个属于阳新人自己的网站,让百万阳新人都可以在自己家里通过这个平台畅所欲言。在王燕飞的设想中,这个平台会成为阳新网友的“精神文化家园”,一个方便办事的网络窗口,一个表达群众诉求的平台。在这里,阳新人可以谈家乡发展变化,谈创业心得体会,谈文学创作,谈交易买卖,甚至谈天说地,谈“情”说“爱”。只要是阳新群众的正当需求,王燕飞就会想方设法地打造新板块满足他们的需求。 2003年3月26日,王燕飞试办“阳新视窗”网站。2004年,网站改名为“阳新新阳网”,这个阳新人自己的门户网站发展至今,迈入了第二十年。 20年,弹指一挥间,王燕飞也从当时的一个一腔热血的“毛头小伙”,变成了“中年大叔”。 20年来,“阳新新阳网”与阳新人共同成长。在此期间,阳新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3年,由国家投资4000万元的阳新火车站迁建官桥;2005年,率洲管理区由市划县,兴国州古商城建成开业;2006年,网湖湿地保护区被湖北省政府确定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20年来,王燕飞致力于推动阳新县文化事业发展。 在阳新县委宣传部、网信办的关怀和指导下,王燕飞参与拍摄了阳新首部方言电影《躲学》;先后开展了《春运·回家》《文明上网、文明办网》《坚守七条底线》《精准扶贫在阳新》《阳新史话-红色记忆》等超过100次网络专题宣传。 通过20年的发展,“阳新新阳网”已经为阳新最大的互联网平台,网站日访问量3万人次左右,发布各类信息80多万条,同时在新浪、搜狐、网易、腾讯、今日头条、抖音、快手等国内主流平台入驻开通了宣传账号,通过互联网向全世界展示宣传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生活舒适、社会文明的幸福和谐阳新。 20年来,王燕飞以身作则,引领阳新县互联网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阳新新阳网”的发展得到了阳新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赢得广大网民和各级部门、企事业单位等方面的大力关注与支持。 在黄石、阳新两级宣传、网信部门的关心和指导下,王燕飞引领“阳新新阳网”规范网络传播秩序,建立健全有害信息的发现、监督和处置机制,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管,及时删除不良内容、消除不健康的网络信息;设置“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黄石网络警察报警平台”链接,方便网民进行举报;结合工作实际,加强内部管理,定期对网站管理、编辑人员进行管理培训,全面提高网站工作人员素质,打牢文明办网的思想根基。同时,阳新唯一一家黄石市公安局网安警务室也在“阳新新阳网”挂牌成立。 20年来,王燕飞致力于爱心公益事业,回报社会。 王燕飞为阳新患白血病女孩募捐,联合阳新商家代表为山区学校捐款,携手阳新爱心企业、网友代表、后山山区学校给孩子们送去新课桌和学习文具。 疫情期间,王燕飞联合阳新互联网行业同仁发起“阳新爱心接龙”温暖行动,筹集善款向阳新红十字会募捐,统一采购医用物资支援阳新县各医院,给阳新环卫工人送去口罩等物资,为阳新抗疫交警送去慰问品;赴黄颡口镇凤凰村、程法村为学校捐赠爱心书屋。 在阳新县发生洪灾之时,王燕飞还带领公司员工,发动热心网友奔赴抗洪一线,开展慰问活动,并化身志愿者直接投入“战斗”。 这些年,王燕飞通过自捐、募捐等多种形式,累计为阳新县捐赠了超过百万元的资金和物资,累计为阳新奉献了近百次志愿服务。 近年来,王燕飞引领“阳新新阳网”在发布内容选择、制作模式、推送时间等方面,不断学习和探索,注意借鉴有影响、有特色的网络平台的做法,坚持“以本地信息为主”“突出地方历史文化”“解读政府政策措施”“关注社会民生”等原则。 今年8月,经逐级推荐、研究审核、综合考评,“阳新新阳网”被黄石市委网信办授予“黄石市十优新媒体账号”。 “阳新新阳网”在传递政声、服务社会和引领壮大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中发挥了重要引导作用,致力于利用新媒体技术更好地服务群众,及时回复回应网民在平台上的留言、咨询等,积极帮助协调解决网民遇到的难题。 应阳新县委有关部门要求,王燕飞在网站开办“献计阳新—我为阳新建言献策”专题,征集网友意见和建议,推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阳新的发展与建设中来。专题浏览量超两百余万人次,有效信息超过1000条,为阳新县委县政府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与城市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民间参考意见。 王燕飞不仅是经验丰富的新闻工作者,还是初出茅庐的阳新县政协委员。 今年是王燕飞参政议政的第二年。由于多年的新闻工作经验,他十分尊重网民的意见。在两会召开前夕,王燕飞通过网络搜集社情民意,丰富提案;通过微信群、网站论坛、微博等渠道加强与民众的互动,听取广大阳新网友对于未来五年阳新各个领域“如何干”“干什么”“干得好”的意见建议,拣选其中的“真知灼见”。 根据热心网友的意见和建议,王燕飞撰写了《关于加大本土企业扶持力度的建议》《关于加强“三无小区”管理,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建议》《关于优化停车位、治理私自占用停车位的建议》《关于加快我县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的建议》等一批群众关注度高、盼望快速解决的“急难愁盼”民生问题。 阳新县相关部门高度重视上述提案,积极落实解决相关问题,回应群众关切。 20年来,王燕飞见贤思齐、比学赶超、唯恐落后,一直奋斗在路上。他先后参加了湖北共青团青年理论骨干培训班、湖北省现代服务业领军人才培训班、湖北省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理论培训班、黄石市党外知识分子理论研讨班、湖北省公安厅网络安全培训班、黄石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专题研讨班、湖北省重点网站总编辑暨骨干编辑培训班等众多有分量、助成长的重要培训。 王燕飞说,“幸福是靠奋斗出来的,20年来我一直在追梦路上,初心不改。现在我成为了政协委员,这是荣誉,也是责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苦干实干、攻坚克难,用大爱之心谱写一曲新时代的奋进者之歌。”(梁志刚、蔡虎平、吴华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