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湖北省远安县持续加大背街小巷提升改造工程,让许多过去脏乱差的街巷焕发新面貌,如果俯瞰湖北省远安县北门巷,你就会看到巷子两旁村居屋舍鳞次栉比,一片片红瓦屋顶沿着刷黑后又深又长地巷子铺出,“绘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改造后的北门巷
9月23日,晨曦初露,笔者来到北门巷,只见小巷亮丽整洁,道路交通井然有序,绿树婆娑,相拥于秋日清风,处处生机勃勃,一改往昔“蓬头垢面”的模样。
改造后
“这条路我和老伴过去走了30多年,以前,路面坑坑洼洼,夏天污水横流,冬天地冻路滑。”说起门前这条路,北门村居住了30多年的徐教新有一肚子话要讲,“最让我们难以接受的就是家门口堵塞不通、臭气熏天的‘敞开式’排水沟。”
谁也不曾想到,随着时间流逝,各家各户按照农村自建房的习惯建设在北门巷旁的房屋,由于没有统一的指导和管理,越来越多的问题显现出来:缺乏地下管网、绿化、人行道等公共设施,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污水排放。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今年2月,湖北省远安县住建局正式启动了远安县208条背街小巷改造提升工作,小巷改造与新建道路不同,需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实现功能强化和环境提升,更需因地制宜,倾听居民的心声,于是该局决定,让居民“唱主角”,坚持居民讨论、方案制定、实施落地“三步走”。
北门巷
在背街小巷改造过程中,当地社区逐家逐户上门、发放征求意见表、建立业主微信群等方式征求居民意见200余条,据此不断优化设计方案,让广大居民充分参与到背街小巷改造全过程。
“居民可以通过线下、电话、微信等多渠道反馈意见,每个月还会召开多次例会研究解决。一到开会的时候,社区都坐得满满当当的,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发自内心的希望能‘共同缔造’好幸福小巷。”在徐教新看来,整个改造过程民意反馈的渠道顺畅。
2022年 4 月,改造工作正式启动,“我们搭建了污水管道和雨水管道,全长1200多米,切实做到了‘排’民忧。”远安县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说,结合专业、完善的规划设计,施工队开始对居民提出的问题逐个击破,明渠改为了封闭式暗渠隐藏在地下;修缮改造排污系统,建设供排水管网,实现雨污分流;拓宽路面,给坑坑洼洼的水泥路铺上柏油……
此外,远安县住建局还同步提升该巷基础设施,对路面进行了“白改黑”,在路边新增绿植,清理了街巷两侧垃圾堆,彻底解决了群众的烦心事。
“北门巷改造前,我总想着搬走。改造后,在这儿住着真得劲,说啥都舍不得走了!”徐教新高兴地对笔者说。(来源:远安县住建局,通讯员熊尚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