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记者了解到,自疫情暴发以来,在武汉市新洲区徐古街万岗村,有这么一个人,他每天要么躬身伏案在村部电脑桌前,要么聚精会神地记录着每日工作要目,要么匆匆地奔波在村落与农户之间,还时不时地走进徐古集贸市场和邾城街数个药店及区人民医院,始终不顾疲倦地战斗在防疫一线。
他,就是新洲区司法局抗疫下沉党员干部揭兴旺。
2月7日,新洲区委号召全体干部职工下沉小区和村庄,加强疫情防控,已经60岁的揭兴旺闻令而动,作为该局抗疫下沉干部中最年长的他,主动要求到条件最艰苦的万岗村去。
疫情防控期间揭兴旺(右一)为村民讲解防疫知识
万岗村是新洲区徐古街最北边的一个偏远贫困村,村域面积1.6万平方公里,共有174户、678人,与黄冈麻城、新洲潘塘交界,被称为"飞地"。揭兴旺需乘车到徐古街道口,然后步行1个多小时才能到达该村。
2月7日当天,在到达万岗村后,揭兴旺迅速进入角色,连夜领会上级关于疫情的有关精神,掌握该村的基本情况,撰写工作方案……他第一天的战"疫"工作一直持续到次日凌晨2点。
进驻该村后,揭兴旺与该村村支书兼村委会主任万远桥等村干部一起,走访了4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并为每个村配备了专职环卫工,定时进行生活垃圾的清理和检查。同时,他们还合力在村里的6个主要进出路口设置了关卡,严控严防,先后劝说阻止麻城等地外来人员100多人次。
"这些卡口,既是疫情监测点,也是防疫宣传点。"揭兴旺回忆,为防止人员流动,他和村干部排了详细的值班表,确保每个卡口每天都有人值守或巡回督查。
在值守卡口时,揭兴旺更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每天他都会第一个到达卡口,清扫卫生、冲洗公厕,整理资料、做好值勤登记……
每天中午12时,他总是让村干部、志愿者回家吃热菜热饭,自己一人靠自带干粮充饥,还不时地上前阻止劝说违规出行者。后来,村干部发现他的这一举动后,非常感动,于是争相为他送午饭,将饭送到卡点后,自己再回家吃饭。
疫情防控无小事,在"战疫"工作上,揭兴旺不敢有半点马虎,凡是能亲力亲为的,他必定冲在最前面。
人员不够,揭兴旺就自己上,他是"宣传员",是"物资配送员",也是"卡点执勤员"。他总把方便留给同事,困难留给自己,每日数据分析、审核报送的工作,他都"承包"了,并且都利用夜晚休息时间做。他的这种无私无畏的精神,令所有的党员干部深受感动。
疫情期间,医院是高危地带,他却总是义无反顾地往返于药房、医院,为村民代购急需药品。
2月12日,万岗村一组村民李发财的家人临产,揭兴旺与村支书一行主动联系徐古街卫生所、新洲区人民医院安排手术,产妇于次日顺利生产。产妇15日出院回家,19日去医院拆线,揭兴旺全程陪同关照。
2月26日,万岗村村民曾科发36岁的儿子突发心肌梗塞,在阳逻家中病逝。揭兴旺了解情况后,与村支书兼村委会主任万远桥商议,决定特事特办。他迅速赶到徐古街办理审批手续,并为曾科发一家准备了4只口罩、4套防护服,租用一辆专车将死者的遗体运往殡仪馆火化并安葬。与此同时,他积极做好曾科发一家的思想工作,请他们在疫情期间办丧事时严格限定人数、不挂挽幛、不放鞭。对此,曾家人也表示理解和接受。
疫情防控期间揭兴旺(左一)在村民家走访
由于严防严控,从疫情暴发至今,徐古街万岗村没有发生一例新冠肺炎病毒感染病例,成为了武汉市公示的首批"无疫情村"之一。到2月29日,万岗村的不少村民们已戴上口罩下田作业,逐步开始春耕生产。
随着防疫形势逐渐稳定并持续好转,从4月2日开始,揭兴旺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志愿者的模范带头作用,率领万岗村广大干部、村民,连续三天在四个自然村湾前屋后植树复绿。正是从万岗村开始,徐古街抢抓季节,在4个片区12个点位,共计植树220亩、23000余棵,其中桂花树4500余棵、湿地松18500余棵。
在万岗村,揭兴旺从不树"官威",而是甘当村民的"后勤兵"。武汉"解封"后,他先后组织购买了2500余斤水稻种、300余升柴油、800余元农机配件等,帮助村民进行道路硬化、塘堰改造、新修抗旱水渠。
于此同时,他还与村干部一道,利用宣传车、电喇叭等工具,在春耕期间及时广播疫情防控知识,指导群众在劳作期间,佩戴口罩,分散作业,确保防疫、春耕两不误。
在此次疫情防控战中,揭兴旺为尽快打赢疫情攻坚战作出了自己应有的努力和贡献,为此,该局党组直接将他推荐为"荆楚楷模"和"武汉楷模"的候选人。(记者熊源、朱正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