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2023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在武汉落下帷幕,会上“武汉市水务集团智慧水务标识解析平台”和“武汉水务集团区块链BaaS服务平台”双双脱颖而出,分别入选工业互联网标识和区块链十大优秀应用案例。武汉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水集团”)成为湖北省内唯一一家有两项智慧水务成果同时上榜的企业。
大会现场
十大优秀应用案例代表了湖北省工业互联网标识、工业软件、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五大领域建设和应用的最新成果,涵盖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多个重点行业,是对全省企业在五大应用领域探索和创新成效的高度认可,也是企业积极响应国家数字经济战略,实现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2023年湖北省工业互联网标识优秀应用案例
“我省发布工业互联网优秀应用案例,旨在总结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实体经济中的落地经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据武水集团智慧水务中心技术人员介绍,集团公司研发的“智慧水务标识解析平台”依托标识解析赋能水厂、污水处理厂生产运行,在试点创新应用中取得阶段性成效;“区块链BaaS服务平台”打造城市级新型数字基础设施,为城市运营服务提供支撑保障,因此分别获得互联网标识和区块链十大优秀应用案例的荣誉。
武汉市供水信息统一监管平台
“武汉市水务集团智慧水务标识解析平台”基于工业互联网架构打造,创新利用“标识”这一数字身份证,成功实现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融合贯通。该平台不仅成功解决了行业中不同系统流程和数据互通的难题,还与区块链技术相结合,确保设备数据的可信度,具有成为未来行业标准的潜力,有助于促进企业上下游间业务联动,呈现出极高的实用价值。
在武水集团调度指挥大厅,工作人员指着大屏幕上的“武汉市供水信息统一监管平台”介绍,为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助推全市供水高质量发展,集团公司开发了全市供水信息统一监管平台。平台上水厂供水量、供水负荷、区域供水趋势等多项关键指标的数据,应用了基于智慧水务标识解析的成果。与未经改造的水厂相比,这些拥有数字身份证的设备数据,在时空要素上展现出更高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堤角水厂
目前,武水集团利用该平台成功进行对余家头、琴断口、堤角等水厂的硬件基础改造试点,经测试验证,设备运维效率提升15%,设备在线观测率增长8%,同时通过预判故障、提前预警、瞻前采购,缩短设备离线时间,延长设备“健康时间”,充分展示了标识解析在安全生产、运行管理中的卓越效能。试点水厂的标识化改造标志着武水集团正积极以新型工业化技术驱动数字化转型科技创新。
“武汉水务集团区块链BaaS服务平台”是数字化转型与实体经济融合的新时代产物,通过充分利用区块链技术的不可篡改特性,将智慧水务与区块链技术进行融合。该平台如同生活中进行“公证”活动,提升监管效率,提高水务数据的公信力,为水务服务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目前,武水集团在该平台上推出汉水数藏、水表信息上链存证和水质溯源三个典型应用。其中,汉水数藏为窨井盖打造唯一数字凭证,实现数字化发行、购买、收藏和使用,赢得良好的市场反馈;水表信息上链存证是将水量、水质等信息进行“公证”并存档,供查证信息真实性;水质溯源则是水务企业将水质数据从“源头”到“龙头”全链条进行了“公证”,彰显公共服务企业诚信。
“汉水数藏”为窨井盖打造唯一数字凭证
近几年来,武水集团锚定由“传统水务”向“智慧水务”迈进的奋斗目标,系统推进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管理体系建设,发挥数据的基础资源作用和创新引擎作用,全面助力水务服务精细化、信息化、智能化,持续提升“数智化”水平。
“我们的智慧水务成果正逐步在企业的生产管理中广泛应用,并得到业内专家、同行的充分肯定,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水务业务深度融合,助推武水集团的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武水集团智慧水务相关负责人表示,集团公司将持续深耕工业互联网标识和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智慧水务领域的应用,为湖北省乃至全国的水务行业数字化转型树立标杆。(来源:武汉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通讯员朱晓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