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武汉八旬奶奶“腹大如箩”藏巨瘤 协和医院多学科协作“拆弹”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熊源

近日,武汉协和医院金银湖院区妇产科专家杨守华牵头的多学科团队克服“高龄”和“巨瘤”双重挑战,为84岁的李奶奶精准“拆弹”,术后,李奶奶终于卸下沉重的包袱,感觉身轻似燕,目前已如期出院。

“拆弹”势在必行 却又面临巨大风险

经过医院检查发现,李奶奶腹内肿瘤上达剑突下,两侧至腋前线,延伸至胸腔,同时伴有双下肢水肿,妇科B超也提示盆腹腔见一巨大囊性包块。

“拆弹”行动势在必行,同时又面临巨大风险,李奶奶不但有高血压、冠心病,做过冠状动脉支架置入,而且发过心梗,导致左室心尖室壁瘤形成,如果术中影响心脏收缩功能,严重则会导致瘤内形成血栓,心脏破裂,引发心脏骤停。

为了最大可能保障手术安全,该院妇产科与麻醉科充分沟通手术细节,做好应急预案,与ICU携手做好术后管理,争取患者平稳过渡。

杨守华教授(右)率团队手术

先抽液再切瘤 手术方式“独辟蹊径”

由于李奶奶的肿瘤巨大,传统腹腔镜难以开展,若选择开腹,手术创伤大,且术后恢复慢,李奶奶可能难以耐受,于是团队结合肿瘤特点,决定手术选择单孔腹腔镜:利用单孔的可直视性,抽取囊液缩小肿瘤体积,然后在腹腔镜下操作切除患侧附件,这样既避免了开腹的创伤大,又利用腹腔镜的“微创”特点,减少对老人的损伤。

据了解,此外术中控制气腹压力设为12mmHg,而非常规的15mmHg,以尽可能减少对李奶奶心脏的影响。

术中共抽取囊液5500毫升

严防“风吹草动” 保护脆弱心脏

李奶奶心脏功能脆弱,任何血流动力学的“风吹草动”都有可能诱发心脏骤停,因此在肿瘤放液过程中,团队采取了间断式、低流速抽液。麻醉医师紧盯心电监护仪,观察患者心率、心律、血压、血氧饱和度等,待心脏适应这种轻微改变后再慢慢放液,术中共抽取囊液5500毫升,可以装满11个矿泉水瓶。

李奶奶术后直接转入ICU,在ICU医师的精心管理下,于术后24小时即转回普通病房,尽管术后很快用了低分子肝素预防血栓,外加气压治疗及下床活动等物理手段双管齐下,但老人术后血栓依然无法避免,出现双下肢血栓及肺栓塞,于是,该院血管外科医师提出个体化抗凝方案,李奶奶经过近1周的治疗,再次评估发现肺栓塞较之前明显减少。

武汉协和医院金银湖院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经过该院妇产科、麻醉科、ICU及血管外科等多学科联合作战,李奶奶已如期出院,恢复往日的精气神。(记者罗兰 通讯员张艳玲、涂晓晨、王成)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工作人员查询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8441号
    京ICP备202004895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098号
    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国务院侨办39号院1号楼)
    http://www.cpnews.org.cn & http://www.cpnews.net.cn
    Copyright 2022©中国警讯 版权所有 承办:北京新舆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监督投诉电话 400-861-8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