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8……3、2、1!”12月16日15时,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江西总承包项目集控室内掌声雷动、欢呼声不绝于耳,该项目8号机组顺利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
集控室屏幕上方各项数值不停跳动,屏幕中间闪烁着庆祝的话语,多色的灯光映衬着此时欢乐的气氛。看着眼前的一切,项目部质量部经理曹江回忆起在项目上两年多的时光感慨万千,项目目前已经正式投产发电,而他第一次到达项目现场却是伴随着一场“大停电”。
突发状况显身手
2020年7月20日,曹江刚刚抵达南昌站,项目部便打来电话,他以为是要派车来接他,谁知传来消息让他的心一下提到了嗓子眼——施工现场出现故障,全场停电,尽快到场。“我是管电气热控的,变压器出现问题那就是我的事。”他立即冷静下来,仔细询问现场情况,判断这不是个容易解决的小问题。
曹江工作照
从火车站到项目现场,曹江一刻未停,把行李托付给同事,赶到办公室拿上安全帽,便一路小跑去现场参加分析调度会。“第一次到项目上来,东南西北都分不清,变压器在哪也不知道,只能让人给我带路。”来到陌生的环境难免手足无措,但曹江坚信面对这场突发事件他责无旁贷,必须第一时间参加保电救援。
现场的路线还没认清,但解决问题的思路却逐渐在他脑中清晰起来。曹江判定变压器出现了设备故障需要尽快返场维修,但当务之急是恢复电源,必须想办法将影响全场施工时间缩短至最短。在观察了项目现场位置后,曹江建议从现场附近寻找外供电源点,合理分配全场各区域用电负荷,厂区靠南边“借”老电厂的电,靠北边区域“借”旁边生产厂家的电。
于是,现场工作分为了两步走,一边组织工人放电缆“借电”,一边找人找车将故障设备送到山东厂家,进行维修。“当时场面很壮观,几百个工人排得密密麻麻一个点位一个点位地放电缆。”虽然已经过去两年多,当天发生的一切都让曹江难以忘记。
忙碌了一天,曹江回到宿舍时已是深夜,躺在床上脑中也一直在复盘当天的事情。一连串的事情并有给他时间去适应,虽然他早已做好心理准备,这个项目是块难啃的硬骨头,只是没想到挑战来得如此之快。经历了这场突发事件,曹江迅速进入了“备战”状态,打起十二万分精神,迎接项目的挑战。
任劳任怨保节点
“来到江西项目后,休息两个字已经从我的字典里消失了。”曹江忍不住笑着调侃。在休息的时间里,他常常“不得安宁”,可能想睡会懒觉,一个电话打来就要立即赶到现场处理问题。
曹江对此毫无怨言。作为总承包方代表,在各方单位之间协调周旋,他要求自己做到换位思考,既要明白业主对于施工进度、质量的要求,也要理解施工单位组织用人和天气方面的难处。“我尽我所能去谈判协调,争取一个令大家都满意的结果。”
曹江工作照
根据项目建设工序要求,“倒送电”是煤电、电控等项目转入调试阶段的标志性节点,参建各方极其重视。项目部将这个重任交给了曹江,由他牵头负责优化进度,如期实现“倒送电”节点。
可惜天公不作美,2021年夏天江西遭遇连续暴雨袭击。“倒送电”节点在前,曹江心急如焚,只能趁着为数不多的晴天,抓紧时间组织施工单位挖淤泥,时常挖到一半又下起暴雨,暴雨过后,坑里又积了不少雨水,只能把水抽干了再继续挖。曹江的工服上常常是雨水混着泥水,尽管是雨季,他却晒黑了不少,从公司来到项目现场的同事再见他都惊讶道:“认不出来了!”
那段时间,他在现场常常忙到忘记吃饭,赶去食堂只剩下“残羹冷炙”。时间长了,食堂阿姨也记住了这个浑身脏兮兮的小伙子,总是关心地问他怎么才来吃饭,他也只是笑笑含糊过去。
“在泥巴沟里打滚”度过了雨季,离节点又近了一步。由于项目场地受二期工程和外围工厂两面夹击,建设场地极其有限,在“倒送电”节点前,原作为500kV升压站区域的场地依然被锅炉烟风道等大型设备占据。时间不等人,曹江立即组织将施工场地移交相关单位。
而其中BC标段土建工程和安装工程分属两家不同的单位,需要进行大量协调工作,曹江做好“服务员”,协调处理包括设计图纸、设备厂家、施工单位、调试试验单位、电网调度部门、当地供电部门等各类事宜。在曹江的努力下,终于及时实现了项目倒送电工作,确保项目按期步入调试阶段。
坚持不懈尽职责
“这个项目是个筛子,留在最后的都是经过考验的人。”这是开会时,业主的评价,曹江一直将这句“肯定”放在心中。这个项目的难处,不亲身参与其中,无法体会。
该项目是总价包干模式,项目的进度、质量、安全、费用等全在总承包方,身体压力和心理压力两座大山在身,曹江偶尔会觉得有些喘不上气,也有想过放弃的时候。
曹江工作照
但每当这个时候,他抬头看到项目书记刘晓明挺拔、忙碌的身影,总是会咬咬牙再坚持下去。“项目领导都这么拼,我还有什么理由放弃?”在曹江心里,刘晓明亦师亦友,“在项目上,给我最大的精神支撑和力量源泉的就是晓明总,我从他身上学到了很多。”
时间倒回今年7月,7号机组进行168小时试运行期间,曹江在检查时发现半个月前就调试好的斗轮机出现了问题,机器时好时坏。曹江立即开始排查问题,从程序、回路、接线再到传感器,每个步骤曹江都仔细检查一遍,却没发现任何问题,“做调试就是这样,要么好要么坏,时好时坏是最折磨人的。”他只好再检查一遍。
一遍一遍又一遍,从下午一直找到凌晨,曹江还是没有发现问题在哪里,筋疲力尽的他垂头坐在地上,给刘晓明打去了电话,“关键时期,晓明总都是整夜整夜地熬,我知道他一定没睡。”果然,电话立马拨通了。
“晓明总,我实在找不到问题出在哪里。”曹江又是懊恼又是自责。听到这番话,刘晓明并未责怪,先是安慰,然后鼓励他再排查一次。“机器时好时坏,已经运行了一段时间了,运维不一定到位,看是不是进入了疲劳期。”听了刘晓明的话,曹江豁然开朗。正在试运行的关键时刻,一个小问题就可能导致大家的努力前功尽弃,他不能放弃,便立马鼓足了劲为斗轮机做“全身检查”。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遍真的找到了,问题就出在传感器运行时间过长进入了疲劳期。那一刻,曹江如释重负,感激刘晓明的支持,也庆幸自己没有放弃。
从设计师到项目部质量部经理,曹江已经在中南院工作了14个年头。项目即将结束,他的脚步却没有停下。谈到未来,他充满斗志:“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短暂的休息后,又要赶赴下一个项目了。不过有了该项目的锻炼,我相信一切挑战都能迎刃而解。”(通讯员徐胜军、宋森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