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文化 交通 司法 消防 图片 视频 全国

国内

旗下栏目: 国际 国内 警讯 专题

内蒙古鄂尔多斯东胜区加快构建“一心多点”引才聚才新格局

来源:楚天传媒 作者:熊源 阅读: 发布时间:2021-04-07
摘要:4月7日,记者了解到,内蒙古鄂尔多斯东胜区紧紧围绕全国、全区、全市组织部长会议精神,依托优势特色产业,以人才政策为中心,在平台建设、引才方式、服务保障等多点创新,加快构建起一心多点的引才聚才新格局,真正以创新驱动引领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4月7日,记者了解到,内蒙古鄂尔多斯东胜区紧紧围绕全国、全区、全市组织部长会议精神,依托优势特色产业,以人才政策为中心,在平台建设、引才方式、服务保障等多点创新,加快构建起“一心多点”的引才聚才新格局,真正以创新驱动引领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东胜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力平说。古往今来,人才在任何时候都是富国之本、兴邦大计。东胜区作为鄂尔多斯市核心城区之一,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的迫切需求,比任何时候更需要人才的支撑。

近年来,东胜区围绕转型发展之要,紧盯主导产业急需紧缺人才,以制定“十四五”规划和《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为契机,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在“1+8”人才政策体系基础上,从最为紧迫的人才需求方向精准入手,健全完善引才、聚才、用才政策体系,出台引才、聚才、用才政策45条,打造“一揽子”人才政策升级版,持续释放人才政策红利,以政策为核心,打造引才聚才的区域竞争新优势。

此外,东胜区不断加大载体平台建设力度,建设了装备制造、轻纺工业、汽车销售维修为主的三大产业园区,集聚了一大批新技术、新材料、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领域的高科技企业;加大科研创新平台建设,不断加强与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成立了以清华科技人才团队为引领的紫荆创新研究院等研发机构,国家级、自治区级科研创新平台数量突破100家,载体平台建设朝着正确的方向迈出了坚实的一步,高端人才集聚态势逐步显现。

王力平表示,未来,该区要主动适应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内部以现有科研创新平台为基础,积极探索“一院两地”模式,外部拓展异地研发孵化和驻地招才引智平台,强化“人才飞地”建设,“双招双引”“内外兼修”,全面提升地区科研创新和成果转化的能力水平。

东胜区立足区位实际,创新人才引进方式,以“柔性引才”为突破口,以举办重大人才活动为抓手,实施了“十万大学生鄂尔多斯创业圆梦行动计划”,成功举办两届“百名博士鄂尔多斯·东胜行”和“寻找合伙人”招商引智活动,柔性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300多名,创新创业人才10余万人,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提供了充足的人才支撑。王力平说:“今后,东胜区还将以需求为导向,坚持柔性为主、刚柔相济的引才方式,将引才工程和重大人才活动做成人才工作的知名品牌,持续增强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

据悉,东胜区在优化人才服务保障方面放宽落户政策,解决住房困难,帮助配偶就业,协调子女就学等;推行“人才服务卡”制度,从最贴近人才工作生活的10个方面提供精细化服务;强化优秀人才联系服务工作,常态化走访慰问各领域优秀人才,倾听意见建议,解决实际问题,真诚与人才拉家常、交朋友,让人才实实在在的感受到城市对他们的关爱与尊重。“未来,东胜还将增强对人才创新创业的综合性服务水平,高标准打造东胜区人才服务中心,建设集人事代理、科技服务、金融保障、创业孵化、技能培训、休闲交流于一体的人才服务综合体,全面提升服务人才的能力和水平,全力营造尊才爱才重才用才的良好氛围。”王力平说。

王力平表示,人才是第一资源,任何竞争最后都归结于人才的竞争。过去,东胜曾以资源富集赢得了一波发展优势。今后,走创新发展之路则必以人才集聚作为基础保障。作为呼包鄂榆城市群和沿黄经济带建设的重要城区之一,东胜要牢牢把握新一轮发展契机,以人才工作创新提升为抓手,加快构建“一心多点”引才聚才新格局,以人才引领产业,以产业汇集人才,早日建成科研创新中心和人才集聚高地,让东胜的发展基础更实、速度更快、质量更高。(通讯员庞海东、李梦凡)

责任编辑:熊源
分享: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文化 | 交通 | 司法 | 消防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8441号
京ICP备202004895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098号
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国务院侨办39号院1号楼)
http://www.cpnews.org.cn & http://www.cpnews.net.cn
Copyright 2022©中国警讯 版权所有 承办:北京新舆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010-80699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