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秋雨,把黄石市阳新县三溪镇紫荆山洗得更绿了,镇里的三条溪水更是清澈见底。行驶在蜿蜒的乡村公路上,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芳香。
10月13日,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阳新县三溪镇作为湖北省生态发展示范小镇,坚持向绿色发力,向生态修复使劲,把加强三溪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推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统筹起来,坚持治山、治水、治镇一体推进,持续用力。
三溪镇鸟瞰图
"坚持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是三溪镇高质量发展的硬道理,是最浓郁的发展底色。"三溪镇党委书记李志勇说。
绿色发力,激活"美丽经济"
九月,三溪镇立中村迎来了丰收季,记者走进山头的200亩柑梏示范园。
园间一层层果树迎着微风舒展枝叶,一颗颗橙柚压弯了枝头。林间"好日子是干出来的"大字格外醒目,三三两两的人群或在林间嬉戏,或随音乐抖音,或在留念拍照……
"周末来到这里散散步,呼吸一下城里没有的清新空气,调节一下情趣。这不,我邀约姐妹们来这里抖音了。"50多岁的田大妈开心地说。
记者了解到,三溪镇立中村正着手挖掘整合15公里农环线沿线农耕文化、乡村民俗文化和农业农村等资源,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着力建设一批乡村旅游景区、农业体验园、田园综合体,发展一批传统文化古村落。
林上摘果、林间休闲、林下养殖,该镇以绿色生态为统领,发展"六个"当家产业,形成建设一个产业、绿化一片基地、休闲有一出处的绿色发展新格局。
据统计,截至目前,该镇已建成水果基地2023亩、苎麻基地1303亩、油茶基地2150亩、稻虾混养基地2415亩、白茶基地1890亩、苗圃基地3680亩、光伏发电1063.7千瓦,初步形成"七个一千"绿色产业规模。
依托绿色产业,三溪镇以林、果、茶和中药材为主导产业带动贫困户2047户,带动率为95.79%。目前,该镇贫困发生率降至0.026%。
以绿为灯,点亮村民创业梦想
"沁心园"生态产业园位于三溪镇姜福村杨垅组351国道旁,距离大广高速入口5公里,临近王英仙岛湖、三溪乡博园等生态旅游景点,是集观光旅游、民宿体验、户外露营、高端水果采摘、餐饮住宿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沁心园
该项目前期投入1800万元,由姜福村退役军人、致富带头人明海水同志于2013年开始筹建,目前已建成3公里的樱花大道,培育了十多个品种的红枫苗80万株,种植了杨梅、白玉枇杷、红心猕猴桃、樱桃、蓝莓等多种高端水果。
"是家乡的好山好水吸引我回乡创业的。"谈起创业经历,村民明海水说,他当过兵,打过工,在浙江创过业,几番折腾,最终还是选择回到家乡创业。
栽好梧桐树,引来凤凰栖。三溪镇的绿水青山,吸引着一大批有志者实现创业梦想。
三溪镇的一家家庭农场主人邹治九,回家创业时,生活贫困,是镇上的低保户。"是政府的预付资金帮助我走上致富路的。"邹治九说,是三溪镇政府垫付资金5万元帮助他在村里的荒山上种植了黄桃、杂柑和吊瓜150多亩,并在林下套养了鸡、鸭等家禽。邹治九现在每年有6万多元的家庭收入,"我不但盖起小洋房,娶了老婆,有了儿子,还买了小车,告别了贫困,日子红火着呢。"邹治九说。
绿色成为村民幸福底色
乡村景色
据了解,三溪镇以绿色生态发展为着力点,打出一系列"生态+"组合拳,激活生态经济发展的"乘法",带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田西、立中、栢树等一大批美丽乡村就像一串串珍珠,铺洒在山水之间熠熠生辉。
"我们村不仅打通了入户道路、硬化了庭院,还通了自来水、建起了文化广场,各种基础设施都大幅度改善了,乡亲们的精神面貌也彻底发生了改变。"三溪镇丫吉村村民樊大爷对记者说。
乡村变景区、农舍变民宿、田园变公园,丫吉村正逐步从一个"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的小村落"蝶变"成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
"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在三溪镇高桥村的村民活动广场前,务工返乡的村民张丽君感叹道。张丽君所在的高桥村,地处大广高速三溪出站口,是阳新仙岛湖、七峰山风景旅游区必经之路,一年前该村还是泥巴路、泥巴塘、泥巴山、泥巴场,如今,这里变成了水泥路、门口塘、药材地、娱乐场。
站在村口,三溪镇镇长柯景对记者说,三溪镇利用地处七峰山、仙岛湖、军垦农场的辐射优势和路网优势,变配角为主角,发展特色种养农业、生态采摘产业、商贸服务业,打造成为旅游产品集散地。(记者胡毅、通讯员吴永风、成会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