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文化 交通 司法 消防 图片 视频 全国

国内

旗下栏目: 国际 国内 警讯 专题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并进 阳新县立中村这样做

来源:楚天传媒 作者:熊源 阅读: 发布时间:2020-09-17
摘要:9月16日,记者了解到,黄石市阳新县三溪镇立中村在阳新县委组织部驻村工作队的指导下,狠抓党建引领不放松,筑牢村党支部战斗堡垒,通过党建+村集体经济+产业合作社+农户+乡村振兴,提高了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超过10万元,生态产业不

9月16日,记者了解到,黄石市阳新县三溪镇立中村在阳新县委组织部驻村工作队的指导下,狠抓党建引领不放松,筑牢村党支部战斗堡垒,通过"党建+村集体经济+产业合作社+农户+乡村振兴",提高了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超过10万元,生态产业不断壮大,村风村貌焕然一新。

9月14日,记者来到立中村,一条宽阔的柏油路南北延伸,村民在文化活动广场上跳广场舞、散步、闲聊……一片和谐安宁的景象。

立中村被评"湖北省特色文化村"

然而,两年前的立中村,548户2653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83户691人。脱贫前,该村不仅集体经济薄弱,还存在欠债多,村党支部活力不足、战斗力薄弱,党员懒散缺乏管理、干事创业激情不足等问题。

为提升立中村党支部凝聚力和战斗力,三溪镇党委、阳新县委组织部驻村工作队高度重视,实施"领头雁工程",发挥党员干部的作用。

乡村路面刷黑

经过多方调研分析,驻村工作队制定出了一套切合实际的解决方案。经党员、群众代表民主推荐、党组织考察等方式,选派立中村在县农业农村局工作的邹先日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按"老中青"结合的办法,选配5名有知识、威信高、带头致富的"60后、70后、80后、90后"能人进入村"两委"班子。村"两委"通过土地流转、参股分红、吸纳就业、承包经营等方式,引导党员、乡贤、能人等创办领办专业合作社10个,带动69户困难群众发展致富产业,吹响脱贫致富"奋进号"。

据阳新县委组织部驻立中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长肖龙军介绍:"通过精准扶贫,我们将党建引领贯穿于整个脱贫攻坚中,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扶贫产业、推动乡村振兴。昔日贫困的立中村,如今人气旺了,干部群众奔小康的劲头更足了,农民的'钱袋子'鼓了,这块当年彭德怀等老一辈革命先烈浴血奋战的红色山村,已建成环境清洁、村庄美丽、村风文明和谐的生态宜居福地。"

据了解,早期立中村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党员都难凑齐,在立中村在县驻村工作队的指导、帮助和支持下,立中村从改善人居环境入手,推动乡村振兴。

立中村推动乡村振兴的第一举措就是修路,村支书邹先日和县驻村工作队跑县赴市争取项目资金支持。今年"五一"前,立中村修好了一条3.5公里的通村柏油路。

此外,邹先日与县委组织部驻村工作队筹集资金,为立中村疏通、护砌排水灌溉渠600米、加宽硬化村组公路6公里、安装路灯100盏、新建村民文化活动广场,新建健身器材配套齐全、新建村党员的群众服务中心。

在完善村基础设施的同时,该村还注重生态文明建设,新修卫生水塘,整治环境卫生,村庄道路栽植红叶石楠、桂花、垂柳等苗木,粉刷墙壁,改善村民人居环境。

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也是该村在推动乡村振兴中的一项重要举措。夜晚的立中村,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广场舞、打球等一系列活动让人们流连忘返。

"我们这里不比城镇差,每天晚饭后,我都带着孙子出来转转。生态环境和人居条件越来越好了,村民素质越来越高了,文明氛围越来越浓了。"在广场散步的邹治明说。

据悉,立中村后背垅组,以前是个"烂摊子",收入低,人心散,在县驻村工作队的指导、帮助和支持下,背垅组23户村民统一规划、设计、户型、格调、楼层新建家园,如今背垅组既有"颜值",更有"内涵"。

乡村振兴,最直观的变化,就是村民生活幸福感的提升。"真不敢想象,两年时间里,村里的变化这么大,我回到村口还以为走错路了。水泥路直接通到家门口,路旁的风景树、雪亮的路灯,整齐的垃圾桶,整洁美观的村庄,健身器材齐全的文化活动广场……村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走进村里,感觉特别幸福。"外出务工回乡的村民邹先雨说。

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立中村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路子,扶持引导群众发展黄桃、杂柑、山茶、食用菌等多元名特优生态富民产业。

鲈鱼养殖

2019年,立中村和县驻村工作队主动出击,引进资产,建造环保鲈鱼养殖基地,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惠及农民。据了解,立中村新建7个鲈鱼池,今年纯收入可达60万元,帮助20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同时,立中村创造出"公司投入、土地流转入股、合作社运营、效益分红、收益扶贫"的运营扶贫模式,发展桑蚕产业园200余亩、杂柑基地100余亩、香樟苗木20余亩和光伏发电千瓦。村民伍正来发展蘑菇产业,今年种植香菇4万棒,将成为9名"5060"贫困户劳力的"摇钱树"。

除了助力村民发展特色产业,实现多元致富,立中村还加大对贫困户的帮扶力度。贫困户汪太夫因小孩残疾,日子过得捉襟见肘,阳新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程汉忠不仅问寒送暖,关心他的生活,同时帮助他发展杂柑40亩,套养土鸡、阳新番鸭,去年汪太夫收入近3万元,成为立中村脱贫致富榜样。   

驻点立中村的三溪镇党委书记李志勇告诉记者,立中村将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依托紫荆山武昌至南昌必经之路的古驿美景,举湖北省特色文化村的"金招牌",以1929年阳新县苏维埃政府所在地为"圆点",全域规划,统筹布局、综合施策,建设以农耕文化为魂、田园风光为韵、村落民宅徽派古建筑物为形、生态农业为本的红色旅游山村,实现村民生活质量、文明素质大幅攀升。(记者胡毅、通讯员吴永风、成会芬)

责任编辑:熊源
分享: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文化 | 交通 | 司法 | 消防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8441号
京ICP备202004895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098号
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国务院侨办39号院1号楼)
http://www.cpnews.org.cn & http://www.cpnews.net.cn
Copyright 2022©中国警讯 版权所有 承办:北京新舆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010-80699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