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文化 交通 司法 消防 图片 视频 全国

国内

旗下栏目: 国际 国内 警讯 专题

节前买来节后扔 月饼如何走出浪费怪圈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易澳 阅读: 发布时间:2020-09-11
摘要:几乎每年中秋节,总要有这么几种新闻报道:节前,各种花样月饼上市,天价月饼惹争议,过度包装须警惕等;节后,则是月饼大甩卖,追问过剩的月饼去哪儿了,反思浪费现象等。 今年,在全社会都在声讨餐饮浪费的氛围中,中秋节又将翩然而至。提前一两个月,很多

 
几乎每年中秋节,总要有这么几种新闻报道:节前,各种花样月饼上市,天价月饼惹争议,过度包装须警惕等;节后,则是月饼大甩卖,追问过剩的月饼去哪儿了,反思浪费现象等。
 
今年,在全社会都在声讨餐饮浪费的氛围中,中秋节又将翩然而至。提前一两个月,很多商家就按捺不住推出“新科月饼”抢占市场了。
 
事实上,人们对月饼的消费量,早就到了天花板了。笔者每年中秋节,也就当天为了应景,吃上一个半个的,再吃就吃不下了。传统的太甜,为了健康也得少吃;创新的往往流于稀奇古怪,接受不了。所以,月饼的“节前买、节后扔”,成了年复一年的中秋节常态。
 
问问亲朋好友,大部分人也表示,每年给别人送月饼的同时,自己也会收到少至两三盒多则十来盒的月饼。这当中一大部分难逃被扔掉的命运。因此,每年中秋节过后,小区的垃圾箱里都会发现被扔弃的月饼,有的甚至完整无损。
 
虽说各方一直在为如何避免月饼浪费而出谋划策,但很多并不奏效。比如以各种月饼为原料的“暗黑料理”,充其量就是个噱头,不适合大多数人的味蕾,从而流传不广。节后月饼更多的归宿是做饲料,这成本就太高了,纯是为了处理。
 
因此,月饼浪费的本质,是月饼过剩,供大大地过于求。按理说,商家就应该减少供给,那为啥每年月饼消费市场仍旧红红火火呢?
 
也好理解,月饼的过节属性,已经从补充糖分、过过嘴瘾,转变为人情往来、联络感情。买月饼是为了送礼,吃不吃根本不在考虑范围之内,所以这月饼的浪费,从根儿上就注定了。
 
所以,防止月饼浪费,就得对症下药,双管齐下。一方面,得继续创新,给月饼动动手术,针对如今的消费需求,开发低糖、低热量的品种,注重养生乐寿,讲究健康营养。
 
同时,对现有品种提质升级。比如,这些年各种肉馅的月饼推出了不少款,囿于保质期,很多因为没有及时卖掉而被丢弃,能否加以扬弃?或者研发技术,延长保质期?
 
另一方面,就是大力推动移风易俗,把附加在月饼之上的人情因素、送礼需求尽量净化,还月饼本来面目——寓意团圆,象征温情。
 
这样长期坚持下去,既从供给角度,让月饼与时俱进,跟上消费市场的变迁,又从需求角度,把各种不正之风、送礼冲动最大限度清除,把水分挤出去,供需平衡了,市场理性了,节后月饼的大规模浪费,还会出现吗?
责任编辑:易澳
分享: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文化 | 交通 | 司法 | 消防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8441号
京ICP备202004895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098号
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国务院侨办39号院1号楼)
http://www.cpnews.org.cn & http://www.cpnews.net.cn
Copyright 2022©中国警讯 版权所有 承办:北京新舆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010-80699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