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大雨初霁,雾漫赤马山。记者驱车来到黄石市阳新县白沙镇赤马村,村内道路两旁和房前屋后绿树成荫,田畴间各种蔬菜鲜嫩溢翠,旱地药材基地的金银花呈现出"银花四季开,清香飘四海"的景象。
然而,当时间拨回4年前,赤马村却是当地有名的省级贫困村,村容村貌杂乱不堪。13个村民小组,580户,2560人,建档立卡贫困户达到123户317人。
黄石市政协主席周蔚芬(右一)照顾贫困户
赤马村的变化要从2017年春说起,当时黄石市政协主席周蔚芬开始驻点扶贫赤马村。来到该村后,周蔚芬深入农家走访,爬山观田,调查研究,狠抓党建,调整两委班子,充分发挥农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强化"产业基地挑'大梁'、合作产业活'大家', 一户一策摘'穷帽'"的措施。
该村充分利用土地多、土层厚、土壤肥沃的资源,组织群众讨论通过后,确立了发展无公害蔬菜、中药材、养殖等产业之路。
赤马村通过推行扶贫资金、土地流转、能人领办等方式,引进湖北永福旺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投入500万元发展无公害蔬菜基地300亩,同时,引进湖北金鹰公司投入200万元发展中药材基地220亩,26户贫困户用政府贴息资金入股130万元,每年每户分红3200元。51户贫困户就地务工,月薪1800至2800元。
赤马村蔬菜种植基地
湖北永福旺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罗志勇表示,该公司将抓住机遇,加大投入,着力把蔬菜产业基地打造成农业体验的采摘园、垂钓的安逸区、旅游观光的农家乐、休闲渡假的"大观园"。
除此之外,该村还发展有60亩苎麻基地、17个养殖场,13个合作社,让农民流转的土地,变成了贫困户入股收益的"金饭碗"。赤马村支部书记罗玉林告诉记者,去年该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00元。
该村贫困户罗显发,利用政府贴息贷款发展养殖业,去年养鸡养猪收入20万多元,建了新房,娶了儿媳妇。他逢人就说:"共产党就是好。"
"去年村集体收入25万元,彻底打破了多年集体经济"空壳村"的历史。"驻点赤马村的白沙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刘元根介绍,该村在黄石市政协驻村扶贫工作队的指导、督促和帮助下,通过推行"村两委+龙头公司+产业园+合作社+贫困户"的经营模式,已实现多方共赢。(记者吴永风、罗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