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湖北省黄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徐继祥一行深入长江沿线检查防汛备汛工作。在阳新县,徐继祥一行仔细检查了富河流域加固大堤等完善标准化防护体系的工作情况,对该区域严格落实安全度汛各项措施表示肯定。 建设堤防工程 筑牢安全防线 富河是阳新县的"母亲河",也是鄂赣之交首当其冲的"洪水走廊"。每遇汛期,上有洪水奔泄直下,下有江水顶托倒灌,"百里富川"顿成汪洋泽国。富河水患就像一把利剑一直悬在头顶。"富河安宁,阳新太平。"这句话在当地流传了多年。 近4年来,阳新县委、县政府坚持以水患治理为基础,以生态修复为根本,以产业发展为支撑,统筹落实防洪、灭螺、农业、航运、旅游开发、生态修复、城镇建设"七位一体"的流域治理措施,勒紧裤带过穷日子,千方百计筹措11亿元,投入综合治理富河流域生态修复工作,筑牢80公里灾害防御底线,确保安全度汛。 同时,阳新县按照"上蓄、中防、下排;以泄为主,蓄泄兼顾;完善配套,巩固提高"的要求,通过实施河堤两岸堤防加高帮宽、放淤固堤、修筑堤顶道路、建设堤防防浪林和生态防护林等工程建设措施,构建成"防洪保障线、抢险交通线和生态景观线"为一体的标准化堤防体系。 如今,沿着宽阔平坦的富河标准化堤防大道行走,一路乔木葱茏,放眼望去满目翠绿花红,令人赏心悦目、心清气爽、心旷神怡。 今年59岁的赵恢育,有着42年水利工作经验。看着如今的富河,他感慨道:"现在变化真的太大了,绿化也好了,我自己也经常会到这里散步。" 6月10日,阳新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组织县水利和湖泊局、应急管理局等单位在富河上游开展应急抢险,工程抢险队现场进行夯基加固、防洪调度及群众转移安置应急演练,得到广大干群点赞。 这是富河流域防汛备汛工作的一个缩影。阳新县水利和湖泊局局长陈敦才介绍,近年来,该县不断完善富河流域综合治理,投资36912.01万元用于污水配套设施建设;投资3100万元修建沿堤沿河公路;将富河流域200米范围内划为禁养区…… 每到汛前,阳新县都会对富河流域开展徒步拉网式普查,并组织全线河势查勘,将防洪工程基础夯实夯牢,为应对流域洪旱灾害筑牢了第一道防线。
做好应急预案 规避汛期风险 据阳新县政协副主席、富河流域综合治理指挥部副指挥长钟振明介绍,近20年来,每遇汛期,阳新县都会立足于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抗大旱原则,加强联合调度,做好各类应急预案,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供水安全。 阳新县防汛抗旱指挥部通过排查重点河湖工程防灾调度、优化汛期水库联合调度方案等措施,搭建了"一张地图"指挥功能模块,富河流域综合整治工程可以做到联合调度。 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阳新县修订完善了富水、王英、青山等水库年度洪水调度、抗旱、调水调沙等各类专项预案;制定了富河超标洪水全链条防御专项预案,细化超标洪水应对措施。 位于长江南岸的富池大闸,是富河中下游防洪工程体系的骨干工程。今年汛期来临前,阳新县结合实际,完善了富池电排站和沿河20座大型泵站的更新改造及牧羊湖、大闸湖、上葵赛湖等大堤防洪治理工程。 据阳新县委副书记、县长明进华介绍,目前,该县正在积极推行富河生态管控工作巡查机制,实行巡河、管河、治河常态化、长效化。现已拆除富河河道433处违规捕鱼迷魂阵、全面取缔富河流域34家非法砂场、拆除"三无"采砂船25艘、清理水上漂浮物和垃圾1000余吨、及时解决各种河湖管控相关问题45个…… 强化责任落实 确保安全度汛 在总库容16.65亿立方米的富水水库,记者看到防汛责任人公示牌上清楚地列着防汛责任人的姓名、职务、联系电话,甚至还有阳新县防汛办和水利和湖泊局的值班电话,各类责任人的职责都做了仔细标注。 明振良是阳新县应急保障局局长,随时关注富河流域情况,及时获取水雨情信息,是他每天的重要工作之一,这些信息可以让他在应急管理中进行更为合理的调度和工作安排。 明振良告诉记者,阳新县一直把防汛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该县坚持组织水库工程管理技术人员,对水库各类工程设施进行了隐患排查,建立安全隐患排查台账,督促整改,确保水库工程设施在汛期安全运行;制定《水库度汛方案》《水库抢险应急方案》等防汛方案……"现在全县171座中小型水库正在全力落实'三个责任人'和'三个重点环节'。" 阳新县委书记王建华表示,该县将全面树立"防范胜于救灾"意识,着力查隐患、防风险、建机制、补短板,扎实做好防汛抗灾各项工作,将严格按照"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的方式开展现场督查,着重抓好行政责任人、技术责任人、值班责任人,从有名到有实的落实,坚决把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记者熊源、吴永风、通讯员琚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