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2016年开始种植西瓜,一亩地产西瓜2500多公斤,除去成本,年纯利润20万元以上,要是市场行情好,利润还能翻倍。"6月8日,在黄石市阳新县浮屠镇芦湖村产业园西瓜种植基地里,50岁的邢国怀一边采摘早熟的西瓜,一边告诉记者,由于种植西瓜对土地土壤有要求,他们一年只种一季西瓜,然后再改种秋蔬菜,农产品已成为当地人脱贫致富和增收增效的"金蛋蛋""钱串串"。 大棚种植 据悉,近年来,阳新县浮屠镇党委和政府坚持把"一村一品、一湾一业"的农业产业园建设作为产业扶贫的重要载体,不断强化政策引领,优化产业结构,加速农业产业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园的辐射带动作用,助力农民脱贫致富。 该镇通过推行"村两委+企业+基地+贫困户""致富带头人+合作社",企业带大户、能人带贫困户、协会带种植户"三带"抱团等利益联结机制,创建了虾蟹蛙养殖1507亩、禽养殖18万只、果树种植748亩、特色农作物种植880亩、花卉苗木种植2262亩等48个扶贫产业园到户,利益联结到人的产业扶贫新路子,带动贫困户3399户,租金、薪金、股金"三金"叠加,实现人均增收5000元。 2015年,浮屠镇明九村与湖北冠林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联合,通过发展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园80亩,种上了火龙果、蜜柚等水果,每亩年纯利润3000元,该村昔日的闲置土地,如今成为了"摇钱树"。 土豆丰收 湖北冠林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群英介绍,相关果树在2016年春栽种完成,2017年开始挂果,现已进入了盛产期。"为了充分利用土地,我们开发了立体种植,在果林间种蔬菜,先种土豆,再种有机花菜。有39户贫困户在产业园打工,每人每月收入2800元左右,再加上土地租金入股分红,去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3228元。" 产业是脱贫攻艰的重要抓手,在浮屠镇芦湖村,农产品已成为农民脱贫致富和增收增效的重要渠道。当前,芦湖村生态有限公司野菇基地的最后一批野菇已经抵达武汉各大菜场和超市,大棚里的西瓜也渐渐熟了。 浮屠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石训会说,芦湖村是重点贫困村,2015年集体收入为零,人均可支配收入300多元,这些年通过发展稻虾养殖、粳米加工、光伏发电、地栽菇和西瓜等产业,已推动大批农民脱贫致富。2019年,该村产业园发放用工薪资200多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13189元。 果树剪枝 据浮屠镇党委书记柯贤高介绍,经过"村两委+公司+农户+产业"的模式,目前该镇已建成1万亩苗圃产业园,1万亩特色水产养殖产业园,1万亩优质水稻产业园和1万亩果蔬采摘园,正在开启农民脱贫致富新生活,全面振兴乡村的新征程。(记者熊源、吴永风、通讯员潘剑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