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新冠肺炎疫情以洪水破堤之势泛滥以来,人们频繁听到的一句话就是 , 某某国家的"医疗系统濒临崩溃",或某某国家的"医疗系统已经崩溃"。
最早出现医疗系统重大险情,也是最成功地阻止"医疗系统崩溃"的国家,是我们社会主义中国。当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时,武汉和湖北的各个医院曾经历过一段极其艰难的时期。
在疫情初期 , 广大医护人员对新冠病毒缺乏认识,防护装备十分短缺,很多医疗科室条件不符合接诊传染病患者要求,大批医护人员被病毒感染。
但即便如此,各个医院的党委、党支部依然发挥了坚强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坚强的战斗堡垒作用,医院的广大党员很好地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成为抗疫战场中的不倒旗帜和阻挡疫情洪流的中流砥柱。在医院各级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下,广大医护人员奋勇争先,顽强抗击,出色地完成了一线阻击的艰巨任务,为国家医疗队的紧急增援赢得了宝贵时间。
同样值得骄傲的是,中国的医疗系统健全强大,各个省区和解放军的医疗系统实力雄厚,成为此次战"疫"中武汉和湖北的坚强后盾。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坚强统一领导下,国家有关部门迅速组织动员全国医疗力量紧急驰援,终于死死守住了武汉和湖北这个"战役高地",坚守住了中国抗疫最前线的"上甘岭"。
随着疫情"震中"转移到欧洲,意大利、西班牙、法国、英国等国家的医疗系统纷纷告急,部分地区接连出现"医疗系统崩溃"的情况。此外,还有相当数量的欧洲国家出现"医疗系统濒临崩溃"的情况。
随着疫情"震中"转移到美国,美国的医疗系统迅速遭到巨大冲击,一些地区也很快出现"医疗系统濒临崩溃"的情况。而在事实上,从惊人的死亡人数这一点反映出,美国疫情最严重的几个州,其实早已出现"医疗系统崩溃"。
紧接着,人们又不断听到 "日本医疗系统濒临崩溃""印度医疗系统濒临崩溃"以及"南美医疗系统可能崩溃""非洲医疗系统也可能崩溃"的消息或惊呼。
那么,"医疗系统崩溃"(The healthcare system is overwhelmed)指的是什么呢?又如何判断崩溃或不崩溃呢?
所谓"医疗系统崩溃",大概是指由于疫情来势猛、扩散速度快,现有医疗系统和医疗资源无法满足救治患者需要,无法应对疫情暴发局面,而出现的一种远远突破饱和度或承受极限的状态,从而使疫情出现一定程度的失控。
而从疫情暴发以来各国的有关情况看,实际中发生的"医疗系统崩溃",并不是指现有医疗系统彻底瘫痪完全停摆,而是医疗系统仍在运行,只是它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造成检测率低、入院率低,重症率高、死亡率高,特别是死亡人数飙升和医院外死亡患者多,医疗系统主要只有 ICU 能对患者进行选择性收治和有限医治的这么一种状态。
在重大疫情暴发期间,导致"医疗系统崩溃"的因素主要有这么几个:符合治疗传染病人要求的医院床位特别是 ICU 床位(重症床位)严重短缺;医护人员特别是呼吸治疗师和重症监护护士严重短缺;ECMO 和呼吸机严重短缺,且国家战略储备严重不足;医疗物资严重短缺,特别是防护装备(医用口罩、防护服、面罩、手套、消毒液等)严重不足,正常供应无法得到保障等等。
此外,还有一个因素也极其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那就是国家没有及时合理地调度和使用国家整体医疗资源救援疫情严重地区,任由各个医院各自为战。这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严重短板或破损,都可能击穿击垮医疗系统,出现"医疗系统崩溃"。
当医疗系统濒临崩溃或已经崩溃之时,我们得知,医院急诊长时间出现爆棚,人满为患;大批患者只能居家"治疗",大批重症患者则困于家中或于普通病房坐以待毙;一些国家如意大利、西班牙的 60 岁或 65 岁以上老人被拒绝救治,甚至强制性地"拔管"、拔呼吸机;大批医护人员或被感染倒下,或发出无奈的感叹或悲鸣,他(她)们有的在哭泣,有的在哭诉,有的发出抗议,有的提出辞职,极端者甚至选择自杀。
而所有这些还不是最悲惨的情况。如果"大流行"变为"大失控",疫情扩散到难以收拾的局面,或未来出现了传染性和致命性更强的新型病毒,那么,就可能出现更为严重的"医疗系统崩溃"或彻彻底底的"医疗系统崩溃"。而至于崩溃到什么程度,由于尚未发生过,大家都没见过,所以只能想象。
所以,似乎可以将"医疗系统崩溃"划分为一级崩溃(轻度崩溃)、二级崩溃(中度崩溃)和三级崩溃(重度崩溃或彻底崩溃)三个级别。
无疑,出现"医疗系统崩溃"是巨大的社会灾难和人道灾难,不仅是医疗悲剧,更是人间悲剧。
一个时期以来,在资本主义国家,频繁出现"医疗系统濒临崩溃"或"医疗系统已经崩溃",已经不是孤立个案,而是成为普遍现实。这种现象,暴露出了私有制医院的局限性和脆弱性,甚至暴露出资本主义制度下医疗系统的体制性缺陷,值得世人深思。
对此,我们中国切不可满足于过去的战绩,以至沾沾自喜,而应高度重视这个问题,结合本国实际,汲取中外经验教训,认真研究思考如何办好我们中国自己的事情,做到在今后任何重大灾难中,医疗系统可以始终坚如磐石。
启示和思考是:一、研究完善医疗卫生系统改革方案。坚持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坚持党对医疗系统的领导,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方向,将深化中国医疗卫生体制编制改革和资源优化,避免在重大疫情、重大灾难和大规模战争中出现"医疗系统崩溃"问题,更好地发挥医疗卫生力量在关键时刻报效国家、保护人民的战略作用,作为重大研究课题,并摆在国家战略位置上统筹决策。
二、将 ICU 作为医疗系统核心战斗力进行打造。ICU 是支持医疗系统不崩溃的最核心支柱,也是挽救重症病人和危重病人生命的最关键力量。各个地区应重点选择一些医院,按照治疗烈性传染病要求,重新设计打造 ICU。核心是将普通病房与传染病房分开,增设完全隔离、床位充足、有负压环境的传染病区域,并且能够移动办公,在内部实现从检查、诊断到治疗的全流程。
传染病 ICU 平时可接收普通病人,疫情时期转为专用病房。按照治疗传染病要求修改医护人员培训指南,采取专门措施研究解决 ICU 重症监护护士的培训、配备和储备问题,建设一支能力强大的能够救治重症传染病患者的 ICU 队伍。按照传染病高风险特点合理调整床工比,实行特殊政策,确保医学辅助人员和勤杂工在危难情况下也能高度稳定、尽心尽责。
三、加大呼吸机、防护服等重要医疗物资的战略储备。为确保医疗物资始终不短缺、不枯竭,医疗系统必须制定重要医疗物资储备标准。国家应提高有关物资的生产能力和动员能力。省级市应适当增加 ECMO 配备或储备。应适时出台加强这项工作的有关法规,将这些工作的落实情况,列为平时医疗卫生系统检查评比项目,甚至作为地方政府政绩的检查评比项目。
四、提高医药研制和科技创新水平。及时研制出针对性强的有效药物、特效药物,找到治疗流行病的有效办法,快速研制出有效疫苗,是确保"医疗系统不崩溃"、遏制疫情发展的根本。
因此,必须加大医药科研创新投入,锻造高水平医药科研队伍,大力加强基础研究,集中力量聚焦基础医学科技前沿和现代医学重大难题,全面提高基础研发和引领性原创的科研水平。
五、健全医疗卫生应急救援机制。这次抗疫,国家紧急派出 4.2 万名医护人员支援武汉和湖北,立下奇功。事实证明,健全的应急救援机制,强大的应急救援力量,是确保医疗系统在关键时刻不崩溃、不掉链的最可靠的战略预备队。应认真总结有关经验,进一步完善机制,争取在今后遇到更复杂、更危急的情况时,做到一次派出 10 万名医护人员而不捉襟见肘,在两三个大的战场同时行动而仍能处置裕如。
六、大力加强医疗系统党组织建设。抗疫实践证明,健全完善的党组织是确保"医疗系统不崩溃"最坚强、最可靠的组织保证,这也是我们中国医疗系统的最鲜明特色。要紧紧抓住始终坚持党对医疗系统领导这个根本,大力加强各级医院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纪律建设和作风建设,做到任何时候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医疗卫生系统建设与改革,都不忽略、不削弱、不动摇党的建设。只要有了这一条,就永远不怕地动山摇!
呜呼,吾虽非医郎,然遭此大疫,而不敢不抱无穷之忧患也。吾谓天下事之可戚者,可令人辗转反侧难以沉眠者,莫过于"医疗系统崩溃"耳,故不忍不言,既尽匹夫之责,又期抛砖引玉焉。(常名 2020 年 6 月 2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