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全民抗击,2月20日,中国摄影家协会奉命组织摄影小分队,为援助湖北的42000多名医护人员拍摄最美形象照,湖北传媒摄影技师学院3名员工和3名学员主动请战,历时26天,共为7200多位医护人员留下最美瞬间,拍摄照片4万余幅。最终作品除了被《湖北日报》《中国摄影报》《人民摄影报》整版刊发外,还有12个省市区将作品作为欢迎援鄂医疗队凯旋时城市大屏幕灯箱反复播放。 湖北省摄影家志愿者小分队合影
不惧风险主动请缨 随着疫情逐步发展扩散,防疫形势越来越严峻,各地支援湖北的力度越来越大,尤其是一批批白衣天使,与时间赛跑,紧急奔赴湖北武汉主战场抢救生命的第一线,无数感人英雄事迹广为传播,因战"疫"战场特殊,只闻英雄壮举,不见英雄真面目。为了让人们记住英雄形象,拍摄他们摘下口罩美丽瞬间,摄影家奉命出击。 一边是一起隔离的家人,一边是组织的召唤,年近6旬的高级记者杨发维率先报名,随后该院副院长马丁、办公室员工柳茂忠说服家人,主动参战。在摄影学院学员群发出征召志愿者后,该院二期班班长何小白积极响应,学员刘杨瞒着家人参加拍摄,90后的在校大学生雷蒙也由父亲开车送他到一线。同时,该院在潜江、阳新、蕲春的学员也纷纷请战,经该院协调后,他们参加了当地拍摄志愿者小分队。 湖北传媒摄影技师学院的负责人王威也时刻关注一线情况,全力调配筹集学院资源全力支持拍摄活动。 部分新闻报道截图
把感恩之心融入到镜头之中 为英雄拍照,主要是在不影响他们正常工作和休息的前提下,拍摄他们摘下口罩的一瞬间。摄影者们都有一个共同感受,如果说平日里还需要去追求光影、讲究构图,那么面对这些英雄时他们就是靠感恩之心来驱使手中的相机,是以敬畏之情来按下快门。 杨发维说,"在我40年摄影生涯中,拍摄照片无数,唯有此次拍摄经历刻骨铭心。从第一天踏进湖北省人民医院东院隔离区的更衣室开始,面对从'红区'(即隔离病区)出来的医护人员,感动从未停止,且一天比一天浓烈。为英雄拍肖像的过程是荡涤心灵的过程,他们坚毅的眼神中透出必胜的信念,伤痕满满的脸庞诉说着"战疫"的艰难。这些朴实无华的影像真实记录了他们在这个特殊环境里的责任和担当,超越了对五官的评判,超越了个人具象的摄影概念,注入了民族之魂。" 部分摄影作品
比起白衣天使,我们不算什么 从2月21日走进战场,这群摄影家就没有停歇,每天奔走在医院和医护人员驻地,有时为了等候医护人员下班,他们在驻地守候到晚上11点多。 马丁骑着电瓶车,带着沉重的拍摄灯具,有时不得不推着车一步步到现场;学员何小白主动申请到偏远驻地拍摄,为了拍摄西藏援鄂3名医护人员,他去了3次新洲区;学员刘杨有一天从早到晚拍摄了307名白衣天使;柳茂忠每天除了接送摄影志愿者外,还独自承担了100多名医护人员的拍摄任务。问及他们的是否辛苦时,他们都会说:"比起白衣天使,我们不算什么。" 26天,满是感动,这种感动在一次次对焦、一次次快门声中转化为一次次震撼,摄影家镜头里那一个个疲惫的身影,于无声中流淌人间大爱。26天,对一个摄影人而言,因没有缺席而不再遗憾,因能将恩人的样子定格为永恒而自豪。(记者熊源、胡毅)
部分摄影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