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砂糖是食糖中的一种,与绵白糖一样,常用于烹调之中。近日,记者发现,3月以来,各地市场监管局发布的食品抽检信息中,涉及广西南宁、广东深圳两地的两批次太古糖业分装的白砂糖抽检不合格。 3月26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通告(2020年第38期)。通告显示,该局在对食糖、食用农产品、方便食品和餐饮食品4类食品214批次样品的抽检中,沃尔玛(广西)商业零售有限公司南宁永和路分店销售的,标称太古糖业(中国)有限公司分装的白砂糖(454克/袋,生产日期为2019年6月21日),还原糖分超标。标准值为≤0.10g/100g,而实际检出值为0.29g/100g。 太古白砂糖
而在此前,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于3月13日发布的2020年食品安全抽样检验情况通报(第七期)中显示,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于2019年11—12月组织对市内流通环节的食品开展抽样检验工作,共抽检流通环节食品226批次,涉及流通环节经营主体72家次,共检测食品指标1503项次。其中,检出不合格样品4批次,涉及不合格食品类别有酒类2批次,食糖1批次,特殊膳食食品1批次;涉及不合格项目类别为品质指标、微生物指标。 华润万家有限公司侨香店销售的标称太古糖业(中国)有限公司生产分装的,规格为800g/包的太古白砂糖(生产批号为2019.6.11)还原糖分超标。《白砂糖》(GB/T 317-2018)中规定白砂糖的还原糖分应≤0.10g/100g,而该批次白砂糖实际检出值为0.27g/100g。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通报截图
3月20日,针对深圳市场监管局抽检信息中太古糖业一批次白砂糖还原糖分超标事件,记者致电太古糖业,并第一时间发送采访函。太古糖业在回函中表示,还原糖分超标系偶发的个别事件,在收到产品不合格通知后已下架相应批次产品,并按规定实施召回。对于抽检不合格原因,太古糖业表示应是在产品流通过程中受环境因素影响所致。 据了解,还原糖分是食糖的质量指标之一,反映了食糖中还原糖的含量,还原糖含量会影响食糖的口感、外观等。还原糖分高的食糖易吸潮,易滋生微生物,导致食糖变质,不利于保存。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食品科学博士范志红表示,白砂糖中的还原糖分超标不是食品安全问题,一般情况下食用此类白砂糖对人的身体并无过多影响,但作为白砂糖标准中的一项指标,还原糖分超标的原因可能与其生产过程有关。 深圳市市场监管局通报一批次太古白砂糖抽检不合格仅半月之后,广西省市场监管局发布的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通告中,又一批次太古白砂糖抽检不合格。两批次白砂糖生产日期仅相差10天,是否真如太古糖业所称,还原糖分超标为偶发事件,还需要市场长期的反馈和消费者的监督。(中国食品安全网杨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