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统一战线就要跟进到哪里。3月18日,记者了解到,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武汉统一战线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疫情防控工作指示精神,在武汉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独特优势,在助力打赢武汉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抗最广泛地凝聚人心力量,彰显了统战作为。 目前,武汉统一战线累计捐赠和协调各方面捐赠抗疫资金、物资9.1亿多元。其中,武汉市各民主党派捐款捐物1.04亿元,全市、区工商联640家民营企业、102家商会捐款捐物5亿多元,民族宗教界捐款捐物近1000万元,市、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及会员单位捐款捐物6200多万元,港澳台海外代表人士及企业、武汉海外联谊会会员(企业)等捐款捐物2.34亿余元。
充分发挥政治优势:扛起统一战线使命担当 制定武汉市委统战部疫情防控工作战时方案,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设立协调、社区帮扶、捐赠、建言、宣传、人事等工作小组,要求武汉全市统战系统各部门各单位切实做到"畅通信息上报渠道、畅通捐赠援助渠道、畅通建言献策渠道、畅通办公联络渠道、畅通多种宣传渠道"……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武汉市委统战部将统一战线助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政治责任,按照中央和省市的部署要求,迅速组织部署武汉市统一战线疫情防控工作。 召开疫情防控工作会议研究部署统一战线战时疫情防控工作任务
担任武汉市指挥部副指挥长的武汉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杨玲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既履行全市统一战线抗疫工作第一责任人责任,又参与和组织全市小区封闭管理、无疫社区创建、集中隔离点建设等工作,每天深入包保区、社区、宗教活动场所一线调研督导指导。 杨玲前往社区督导疫情防控工作
疫情暴发后,武汉市委统战部领导班子成员全部下沉一线,靠前指挥,带领统战机关党员干部积极投身抗击疫情阻击战,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 1月26日,武汉市委统战部及时向全市统一战线成员发出倡议,号召大家做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的宣传者、做有效防控疫情的践行者、做保卫城市家园的奉献者,以更强担当、更大作为投入到这次"大考"中。 武汉市委统战部向武汉市统一战线成员发出的公开信
与此同时,武汉市各民主党派、市工商联、市新联会等也纷纷发出倡议书,动员组织广大统战成员强化担当、守土尽责,为疫情防控减阻力、添助力、聚合力,形成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 倡议书
充分发挥智力优势:"疫情不退,我们不退" 自疫情发生以来,武汉市广大统战成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全力投身战"疫"一线,守护城市平安。 武汉市民革党员、武昌医院梨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黄慧,是一位即将临盆的"孕妈妈",她挺着大肚在发热门诊一直奋战到预产期前十天。 武汉市农工党党员、江汉大学附属医院医生朱国超,舍小家,为大家,3位至亲同时感染,婆婆不幸离世,她却依然坚守在一线抗击疫情。 武汉市九三学社社员、协和医院急诊科主任张劲农,是首批接触疑似病例的专家之一,也是首批被感染的医护人员之一,在家隔离治疗期间,他坚持"隔空"阅片、参与会诊,还在家中起草了《武汉协和医院上呼吸道感染及病毒样肺炎初步诊疗方案》,康复后又立即重返抗疫一线。 据不完全统计,仅武汉市各民主党派就共有967名医务工作者投身抗击新冠肺炎战"疫"一线,其中武汉市农工党有559名党员挺身而出、冲锋在前,49名党派医务人员在工作岗位上被确诊新冠肺炎。 在坚守抗疫一线的同时,武汉市广大统战成员还充分发挥智力优势,为党委和政府在疫情防控科学决策方面贡献智慧和力量。 其中,武汉市民革提出的《加强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物资保障》《加快超市人员管控 预防疫情扩散》等建议被武汉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参阅信息》综合采用。 武汉市民盟提出的《新型肺炎疫区严格防控措施下畜禽养殖业面临畜禽断粮、资金断链双重危机》被中央统战部采用。 武汉市民建提出的《关于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建议》被人民政协报采用。 武汉市民进共同调研完成的社情民意《鉴于目前2019-nCoV已出现扩散趋势,建议省市政府加强传染病专科医院应急救治能力,积极引导群众科学应对疫情,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战》得到湖北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晓东,湖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黄楚平批示。 武汉市农工党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疫情防控措施的紧急建议》被武汉市新型肺炎防控指挥部采用。 武汉市九三学社提出的《关于加快医院实验室检测新冠病毒速度的建议》被武汉市新型肺炎防控指挥部《参阅信息》采用。 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名誉会长蔡学恩提出"各地政府准确执行和适用《传染病防治法》的建议";湖北省政协委员、武汉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理事龚顺荣提出"关于对起诉应诉开庭事项作出应急安排的建议";武汉市政协委员、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副会长梅佑轩提出 "呼吁武汉市公开捐赠物资和资金收支报告,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和公信力"等意见建议和社情民意,分别被最高法、湖北省高法和湖北省市有关部门采用或采纳…… 据统计,武汉全市统战成员共建言献策800余条,一大批建议转化为党委政府疫情防控决策举措,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武汉市广大统战成员中涌现了大批用勇敢和爱心对抗疫情的"暖心人"。 疫情暴发后,武汉市民革党员、武汉市供销合作总社再生资源管理处副处长缪核仁,下沉到洪山区卓刀泉街伏虎山社区,协助网格员工作。对不愿意进隔离点疑似人员,他一遍一遍做工作,从上面的要求、自身的治疗、家人的安全等方面分析利弊,反复劝导,最终说服他们到隔离点进行隔离。 民进武汉市委会办公室主任李小萍,今年10月即将退休,但在疫情暴发后,她仍主动到街道报到,下沉到街道统一安排的社区。每天,她会步行至社区,完成协助小区大门值守、为居民买药、购买生活物资、给医生家属、独居老人上门送生活物品等工作。 面对疫情,致公党江岸区工委教育支部党员、武汉市育才第二小学教师王丹主动请缨,报名参加社区服务志愿者。向有困难的社区居民老人发放生活必需品,为生活不便的居民免费提供送餐、送菜、送药……每天工作下来,王丹常常顾不上喝水吃饭,面对压力,她依然坚守着。她说:"面对这场疫情,普通的我们无法冲到最前线,但起码可以到基层去,尽我最大的能力为武汉的群众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 九三学社洪山区工委社员程红霞、袁雄飞、朱燕婷等主动报名加入民间组织的医务人员义务接送车队,无偿接送有需要的医务人员,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武汉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秘书长贾恒、副秘书长黄镜滔等建立了近1500人的武汉疫情志愿者服务队,协调各方捐赠资源,提供物资中转地对接,保证物资正常运转,并组织捐赠500万只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等物资,分发至武汉周边45家医院。 武汉市新联会副会长彭骥作为湖北媒体代表和《人民日报》公益版块负责人一起,联动宋庆龄基金会、中国平安集团等,于1月26日推出针对湖北一线采访记者的专项保险——"抗击疫情一线媒体人保障计划",为在湖北一线采访的媒体工作者提供人身意外保障和因公染病定向补助,让他们冲锋在前,后顾无忧。
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为抗疫集聚爱心、汇聚力量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各民主党派、民营企业、民族宗教、新的社会阶层、港澳台侨等各领域人士充分发挥资源富集、联系广泛的优势,集聚爱心力量、履行社会责任,协助做好疫情防控的人员保障、资金支持、技术支撑、医疗物资捐助等工作。 武汉市民革党员、东湖高新工委主委李江颖,紧急组织员工,拿出公司储备医用口罩3000个,在大年三十夜里零点连夜送至武汉市一线医院。1月26日,她从海外募集和代表领航动力公司募集捐助的1万只护目镜、2万件防护服、30余万只医用口罩分别以包机、拼机、顺丰快递的方式运抵武汉,捐赠到疫情一线。 武汉市新联会会长、湖北经心书院理事长熊华敏,第一时间带领武汉市新联会发起抗击疫情捐款活动,同时,作为经心书院理事长的她,还积极组织书院发起人共同捐赠,共向湖北省青基会捐赠现金1034.5万元。 据不完全统计,经心书院发起人企业在社会各公益平台上的捐赠总额已超过3亿元。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武汉高德红外董事长黄立配合政府疫情防控需要,将近千台测温系统安装在全国十几个省最急需的机场、火车站、医院等地。 武汉市工商联主席、卓尔控股董事长阎志旗下卓尔基金会将持有物业"武汉客厅"改建为方舱医院,是首期三家"方舱医院"之一,同时,包下4架运输专机采购物资,先后捐建了7家应急医院,以及两家方舱医院。 九州通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宝林在捐赠1200多万元药品、现金的基础上,按照武汉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要求,协助武汉红十字会进行仓储管理、物资分发工作。 武汉亚心总医院主动拿出全部四百余张床位接收治疗患者;武汉新世界酒店、武汉帝盛酒店、黄陂华美达广场酒店等主动提出用于接待援汉专家团队和医护人员,积极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称香港同胞与武汉人民并肩作战,"充分彰显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 同时,还有他们在疫情暴发后,主动为武汉发声。新西兰湖北商业总会发来慰问视频,并号召全球华人华侨律师代表为有需要的湖北人提供免费法律援助,号召南太地区20余国主流媒体、爱国爱侨人士以及国际友好人士为中国发声、为湖北加油、为武汉鼓劲。 德国湖北友好协会主席、明斯特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周俊博士,作为原籍武汉的海外华人,除了联合海外华人社团募捐医用物资外,她还积极通过接受德国媒体采访和参与国际母语节、狂欢节等公众活动的形式,让更多的德国人了解中国为抗击疫情、保卫武汉这座城市的付出,为武汉加油。 武汉海外联谊会会员纷纷通过"四海联谊"微信群发送鼓舞人心的诗词、歌曲和短视频,为武汉抗疫工作加油鼓劲。(中国食品安全报网记者熊源、胡毅) |